张居翰:唐庄宗时期宦官,篡改诏书救了数千人的性命
古代传达消息只能通过口头传达、书信、手谕等方式,身为一国之君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传达,于是就有了的存在,太监也可以说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太监一直陪伴在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因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然养成了谨慎,多疑的性格,一提到太监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阴险狡诈、阿谀奉承的卑鄙小人。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卑鄙小人,也有仁义的太监,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居翰是唐庄宗时期的太监,张居翰出生时已不像当初那么繁华。为了保全性命,选择了进宫当太监,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毕竟太监身体是有缺陷的。
张居翰起初只是一个小太监,因做事谨慎,顾全大局,被皇帝赏识,得到了重用,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在当时被好多人羡慕。
后来皇帝派遣张居翰担任节度使刘仁恭的监军,两人都为人正直,没有私心。所以一直相互扶持,和平相处,共同为朝廷做贡献。
古时皇帝都有野心,都希望吞并其他国,自己称王。同光三年,唐皇借口,想要吞并蜀国。派遣太子和朝廷重臣出兵讨伐。
王衍知道自己打不过唐军,而且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使,心有不忍。于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王衍为表诚意带着棺材来到唐朝求和。唐庄宗见他非常有诚意,而且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复蜀国,便答应了蜀王的请求。
王衍投降后,唐庄宗曾口头答应保王衍一家平安。没曾想,在押送王衍返朝的途中,突然带兵反抗,朝廷急忙出兵镇压。此时朝中兵力稀少,外忧内患。唐庄宗本就多疑,心想若此时王衍出兵攻打,恐怕都没有反抗之力。
唐庄宗思虑再三,觉得还是不能养虎为患,便于朝中大臣商议此事。决定杀了王衍人,以绝后患。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此事自是不能表面上进行。唐庄宗喊来张居翰下了一道秘密的圣谕。
张居翰像往常一样带着诏书准备去宣读,当他打开诏书的那一刻,惊慌失措,脸色铁青,只见上面写着“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张居翰心想,王衍明明都已经投降了,况且君王也答应保他们一家的性命,此刻又做出这种决定未免有些不厚道。
况且王衍一行人那可是上千人的性命。于是张居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宣读的时候自作主张把“行”改为了“家”,这样王衍一家几十人没能逃过被杀戮的宿命。可就仅仅因为这一个字,却救下了几千人的性命。
当时的执法人并没有怀疑圣旨的真实性,毕竟没人敢篡改圣旨,立马执行了这个命令。张居翰做这个决定是冒着欺君之罪得,足以见他宅心仁厚。唐庄宗本就是个仁厚的君王,当时的唐庄宗忙着处理河东的战事,没有顾及到此事,等到想起来时,也没有怪罪张居翰。张居翰得以保全性命。
在唐庄宗退位后,张居翰也厌倦了皇室的勾心斗角,便祈求告老还乡,皇帝应允了他的请求,张居翰得以安度晚年。
张居翰比起那些只会吹枕边风,奸佞卑鄙的小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自己身处勾心斗角的皇宫,手里还没有任何实权,能做出这种举动,实在令人惊叹。张居翰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人都是善良的,。
小编寄语太监也不能一概而论,并不全都是奸诈之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生而善良的,只不过经历的不同,有的人心中的光被磨灭了。小编相信,只要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每个人都将是正义的光!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