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宋与南明都承载王朝延续的重任,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东晋、、南明命运不同的原因,今天奇闻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派遣军队攻陷长安,被俘,。
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梁,、被俘,北宋灭亡。
十七年(公元1644年),闯军占领京师,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灭亡。
分属不代的西晋、北宋和南明,灭亡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灭亡后的境遇却很相同——南方半壁江山还在手中。
得益于长江这道天然屏障,南方半壁江山足以承载王朝延续的重任,所以西晋灭亡后,宗室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北宋灭亡后,宗室在临安建立了南宋;大明灭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了南明。
东晋、南宋、南明建立后,并没有因为同在南方半壁江山而拥有相同的命运,东祚103年(317——420)、南祚152年(1127——1279)、南明国祚18年(从1644年建立开始,至1662年永历帝被绞杀结束)。
探寻东晋、南宋、南明命运不同的原因,我们既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军力对比中找到部分因素,也可以说是五胡的分裂与混乱、的、军的强悍战力。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些统统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可能是两个字——利益。
东晋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九月,司马睿从遍地狼烟的北方渡(长)江南逃至建康。
建武二年(公元318年)四月二十三日,晋愍帝被刘聪谋害的消息传至建康。四月二十六日,司马睿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太兴,东晋建立。
司马睿继位之初,皇位很不稳固,除了王导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世家大族支持他,并且建康之外的其它江南州郡也未明确表态支持司马睿。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怨不得别人,主要还是西晋王朝造的孽。西晋攻灭东吴后,一直刻意压制吴地的世家大族,结果导致吴地的世家大族乘晋末动荡之机接连发动了三次意图复吴的叛乱,所以从北方前来的王导和司马睿想以吴地为主体延续统治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当时吴地的世家大族还分成了三派
1、以周、沈两家为首的不想再被晋朝打压的世家大族;
2、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他们虽然心向晋朝,但对于无名无望的司马睿毫不感冒;
3、处于观望状态的吴地世家大族。
这三派中的前两派是司马睿和王导能不能建立东晋的决定性力量,周、沈等家世居吴地,掌控着丰富的资源,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东晋朝廷才能获得钱、粮等维持统治的基础;北方迁徙来的世家大族,对南方半壁江山的州郡官吏、将领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东晋朝廷才能取得那些州郡官吏和将领们的支持。
根据《·王导传》中的记载,司马睿在王导的谋划下,先取得了周、沈等家的支持,继而又取得了北方迁徙来的世家大族的支持,然后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世家大族就主动前来归附。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司马睿和王导凭什么能取得他们的支持?要知道,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同世居吴地的周、沈等家之间有着深深的矛盾(由西晋刻意打压吴地的世家大族所造成的),所以获得这两派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直到我看到了《晋书·周玘传》中关于周、沈两家被灭的记载,我才明白了司马睿和王导的秘诀——利益。
1、司马睿和王导向周、沈等家承诺不再打压吴地的世家大族,并在朝堂上扶持他们的政治势力,以此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2、司马睿和王导向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承诺“保证他们在西晋时享有的利益,并通过打击周、沈两家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
3、司马睿和王导又找到仅次于周、沈两家的朱、张、顾、陆四家,用灭掉周、沈两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为由劝说他们支持灭周、灭沈的行动。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司马睿在取得了所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后,先撺掇灭掉了,又用北方世家大族中的灭掉了沈氏,司马睿坐稳了皇位、桓氏迅速成为了南迁北方世家大族中的首领,唯独只有周、沈两家成为了牺牲品。
南宋
电视剧《》中宋高宗赵构在处死岳飞后说了这样一句话“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到很是迷惑,既然是这样,你为何还要杀掉岳飞,难道是想自断臂膀?可是,只有当我们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时,才能发现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矛盾。
由于世家大族在的争斗与杀伐中先后凋零,又加之隋唐时期制的施行,所以到了,文官集团就成了帝国中的主要利益集团。并且,宋高宗赵构的皇位不是宋徽宗或者宋钦宗任命的,而是从金国封的伪皇帝那里得来的,所以宋高宗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断然不能更改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
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看岳飞。以岳飞为首的不断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这些胜利让人们看到了恢复中原、为报仇的希望,而恢复中原、为靖康之耻报仇势必要全面重用武将,一旦重用武将就意味着违背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和文官集团地位的下降,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宋高宗一早打的就是以战促和的主意。
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后,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立即受到全面打压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文官集团的利益。
当宋高宗赵构确保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后,虽然无法恢复中原、为靖康之耻报仇,但却能坐稳皇位。
南明
入关后,立即宣布自己出兵的目的是围剿和,并且还向官僚、地主阶层承诺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反观此时的南明,忙着搞党争什么都顾不上,不仅没有采取措施争取官僚、地主阶层的支持,反而还在朝中掀起“顺案”,打击那些从北方前来的官吏。
这种情况下,官僚、地主阶层一看,闯军打败明军后占领了京师,而清军又将闯军打的打败,所以只有清朝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干脆就归顺清朝算了,不过是皇帝换了个姓氏而已。
当官僚、地主阶层中的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一点后,南明的崩溃速度就得按照清军的进军速度来定了。如果不是贸然颁布了剃发,相信南明的国祚会更短。
清初范文程曾说“取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千百年来王朝更替的本质,说直白一点就是“士心得,则天下得”,因为“士”的背后是人才、兵马、钱粮和话语权。
士心如何得?答案很简单,保证他们的利益就行了。
以东晋、南宋、南明为例,“士”在东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南宋时期是文官集团、在南明时期是官僚、地主阶层,东晋、南宋都因满足了“士”的利益而获得了“士心”,所以它们才能分别延续一百多年的国祚;南明则因失去了“士心”,所以只能存在十几年。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利益才是决定东晋、南宋、南明命运的关键因素。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