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为何能因为才智而出名?她的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下面由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中,因“才智”被留名的女子,屈指可数,上官婉儿就算一个。
不信请看
上官婉儿十四岁,被考核,提笔就成文章,辞藻华丽,文意通顺,因儿被留在身边,掌管诏书皇命。
后来,上官犯错,史书记载“武逆,其罪当诛”,可见犯的还不是小错误。武后念及她才华横溢,没忍心杀,只赐了个“黥面”,其实这罚的也够狠的,古人遵从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黥面是件丢人的事,但也好过没命。活着,才有万千种可能。
再后来,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在一旁草拟诏书。这也是后世影视作品里,把她素造为女官的基本根据。
,上官因为她的“才智”,保命、改命,不可谓不出色。
以至于后来,人们发现她竟是西汉上官安与上官的后代,不由得感慨不辱门楣。
说上官婉儿“出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武则天杀了她的爷爷与父亲上官芝(政治敌人),却独留她在身边。诚然,这里面武则天的手腕占据很大原因,可也能看出来,上官婉儿是很识时务的。
其二,复辟,彼时上官已经四十有二,可结果呢?唐中宗封上官婉儿做了后宫里的昭容。是因为她貌若天仙吗?不见得。史书载,中宗继位以后,继续让上官婉儿掌管诏书,可见,是更看重其才华与朝中权威。
人们很爱说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背后原因,大概是新的天子登基,朝廷格局随之变化,权力部署上会更倾向于优待自己的心腹。而前朝老臣,多半带着上一代“习性”的。上官处于两朝的过度,又均得到还不错的待遇,实在有点手腕。
其三,步入中老年后,她走上了武则天的老路,开始弄权,挑起政变。因为这一点与她的死有直接联系,我们细致地说
唐中宗死后,国家内出现了两大阵营与韦后。
这二人一个是武则天最得宠的女儿,长时间被政治熏陶,手里也握着不小的话语权。另一个是一朝皇后,新皇登基后就是,有前面的例子,她似乎也说得过去。
最初,韦后在军队、文武百官里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和太平比起来,是有优势和杀手锏的。太平一想怎么办呢?拉一个帮手吧,也就是正在做临淄王的,他有政变的动机(老爸是),亦有能力。当时李隆基远在潞州,即今天的山西长治,接到消息后做了两手安排,第一,自己赶往长安,准备发动政变。第二,派人结交中央里的人物。
公元710年,李隆基部众发动了,韦后、和党羽全部被歼灭。
,在对某一个人的处置上,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了矛盾,那就是上官婉儿。
太平主张,上官婉儿是队友,不应该杀。而李隆基却果断地将其斩杀。
很多年过去以后,当人感慨上官的才智与地位时,不免会觉得疑惑,她明明最终帮助了宗亲呀,为何还得不到好下场呢?是李隆基“飞鸟尽,良弓藏”吗?
其实不然,上官婉儿的悲惨结局,早在她年轻时就有迹可循。我们出了两点
1,上官的政治路径,有很大的投机性。她本人是上官仪、上官芝后代,这两人都因反武则天而亡,可上官却成为武后的得力助手。武则天死后,上官倒戈,站在中宗一边,也取得过韦后的信任。最终,又摆脱了韦后,走向太平公主。
2,上官婉儿的政治倾向,不利于李朝宗亲。无论是武后还是韦后,都并非李氏宗亲,太平公主虽然是的女儿,却是个女人,跟封建时代一贯的“男子继位”是矛盾的。上官婉儿之前的种种举动都表明,她心里似乎也是推崇这种“背道而驰”的。
站在李隆基的角度,杀上官,也是在杀太平公主的锐气,潜台词是以后皇权必归族男。
了,说到底,上官身上所谓的“罪”,没有不可饶恕,她本身也并非代表了“恶势力”,只是她的立场,她所站的队伍,她一贯的行事作风,将她推向了最终的结局。上官婉儿死后不久,朝廷恢复了她的昭容身份,讽刺的是,这未必是对她的“认可”,更像一种“否定”,潜台词女人搞什么政治,当个后妃就好了呀。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