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帮司马昭杀了曹髦 成济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对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的第四位,因为不甘专
权,率人出宫讨伐,却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杀死。那么,成济为啥敢杀害皇帝?其后他为什么会被司马昭灭族?
成济的想法很简单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指望用杀皇帝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作为自己的投名状,为自己、为家族在未来谋取更高的富贵。
富贵险中求,这个思路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搞清楚基本的潜规则皇帝,是不能公开杀的。1500多年后的欧洲,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一事,尚且耸人听闻,何况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古代?
当初嬴政创造“皇帝”这个职业,源于他认为自己已经“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只有皇、帝这两个字眼并用,才能体现出这一职位至高无上的价值、尊贵无比的身份。
但事实证明,虽然有“”这一理论撑腰,但说到底,实力,才是保证头衔价值的最有力武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的皇帝,被下属废除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被杀也是常见操作。
但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刑不上,对待帝王,既不能施加凶器,更不可以大张旗鼓。所以那时除掉皇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逼迫自杀,比如秦始皇的儿子;或者悄悄地毒死,比如被跋扈将军毒杀。这些方式,既显得“文明”,又能营造一种莫名其妙暴毙的借口,给心照不宣的各方提供个体面的台阶。
回到成济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里来。三国虽是著名的乱世,但在对待过气皇帝方面,仍遵循着行业的潜规则。当初以“残暴”著称的,处理自己废掉的少帝,采取的是进献毒酒、逼迫自尽这样的办法。父子对待、司对待蜀汉皇帝,都沿用了废除--养起来这种相对温和的模式。
而到后来,经过后,废除了,改立曹髦为帝;而曹芳,又活了20年、直到西晋成立6年后才病死;不过正是这个曹髦,接下来让犯了难。
司马家族立曹髦为帝,不是为了匡扶曹魏王朝,而是要像当初对待汉献帝那样,挟天子以培养稳固自己的势力;待时机足够成熟后,走完一些面子上的程序后,逼迫曹髦漂漂亮亮的“”,大家心一团和气、各得其所,岂不妙哉。
不过曹髦好像拿错了剧本,也许是不太清楚当初自己家是怎么夺取汉室天下的,反正他即位后,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了。八成是因为聪明好学、才慧早成,他急切地试图扶植自己的亲信、培养自己的势力,竟然获得了“文才武略”、极像这样的评价。
公元255年,司马师在平叛的过程中急火攻心,动过手术的眼球被气爆,随后一命呜呼,曹髦曾试图通过宫廷政变夺回权力,但却被司马昭轻易识破。
对于曹髦这种“负隅顽抗”的不识时务举动,司马昭不会惯着,他抓紧弱化曹氏仅存的影响力、抽丝剥茧般削减曹髦的权力。
对此,年轻的曹髦,咽不下心里的恶气。公元260年,他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我不能坐等被废黜,今日就豁出去了,亲自带着你们去讨伐他!”
这仨人才不是傻子,他们劝阻无效后,王沈、王业第一时间跑去向司马昭告密,王经则直接拒绝了曹髦。于是,曹髦就自己亲自带着武器、坐上战车,率领身边的卫士、奴仆们鼓噪着杀出宫来。
皇宫内外,虽然基本上全是司马昭的人,但大家对这一场面还是比较尴尬的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皇帝,自古以来哪有说皇帝造反的?所以他们劝也不是、打也不行;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镇守东止车门,见到这一情形赶紧开溜。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司马氏拥有一批死忠。中护军就心急火燎的带着兵马从宫外赶来,跟曹髦的手下交上了手。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曹髦竟然亲自挥剑冲杀,贾充的部众们一时间手足无措,只好往后退缩,谁也不敢背上伤害皇帝的罪名。
眼看着自己一方要落败,领头的贾充还没吱声,手下的太子舍人(太子的秘书)成济却操起了心,他问贾充“局面紧急,如何是好?”
贾充心里暗喜“我去,竟然还有这种主动当出头鸟的傻蛋!”他义正辞严地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为今之事,还有啥可问的!”
贾充这句话其实很鸡贼“今日之事,无所问也”,你们替司马公解决问题就行了。但具体怎么办?自己领会。
成济的理解是这样他抽出长矛,上前一下捅死了曹髦。曹髦卒,时年20,成了中国历史上首个被当众用武器杀死的在任皇帝。
当时的逻辑关系其实是这样曹髦不按常理出牌,司马昭很闹心,但他自己不能直接出面,于是派了头号亲信贾充出面摆平;贾充,就是司马昭的第一级代理人;
贾充没想到曹髦会亲自砍杀,一时间犯了难,毕竟自己不可能亲自对付这位皇帝,此时的他,也迫切需要一位代理人;如果此时没人主动吱声,贾充也许会让手下想办法控制曹髦、杀掉其他人,也许会逼迫一个亲信动手对付曹髦,但绝不会下令直接对其动武;
而成济,主动当了个出头鸟,其后既没有考虑逼更低级的马仔动手,也没想办法控制曹髦。而是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后果最为严重的方式。
成济能当太子舍人,智商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一举动只有一个解释他太渴望、太急切着成为司马氏的头号功臣了,以至于敢于拿皇帝的性命当投名状。
成济这样的心态,时至今日其实也不陌生;毕竟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一直是上位的有效途径;在一些人看来,能被领导当枪使,也是幸福的。
但这要有个基本前提不能挑衅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不能肆无忌惮地触碰社会伦理底线。否则,领导心理也许会领情,但为了平息众怒,一定会推卸责任、拿自己的“枪”是问。
,司马昭在听说曹髦被杀后,心里也许狂喜,但表现出来的动作是这样的“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不久后地表示“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夷其族”。以为自己立下大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的成济,就这么坑害了全族。
而真正的罪魁贾充,则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司马氏头号亲信的地位。后来,他的女儿——、奇丑无比的,被立为太子妃。司马氏这是要报恩吗?由此看来,西晋被贾南风祸害,也算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了。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