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何能够成功呢?真正的险胜
公元249年的是后期的一件大事,由此揭开了三家归晋的序幕,不过此次政变说到底是的一次军事冒险,而且是风险极大的那种,因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司马懿远不是的对手,一刻才险胜,那么为何说司马懿是险中求胜?你也不看看曹爽实力有多强,对比一下双方军事力量你会发现曹爽没必要认怂,司马懿赢得太侥幸。
曹魏地盘虽大,但对手也多,主要有东线、西线和南线三大战区,其中东线为魏吴前线,双方争夺的重点先后是合肥和淮南,军事统帅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南线也是魏吴前线,军事统帅征南将军都督荆豫二州;西线是魏蜀前线,军事统帅都督雍凉二州,这三大战区也是曹魏兵力最集中的地方,论战斗力之强悍,首推西线雍凉军团,是东线淮南军团,是南线荆豫军团。
曹魏的兵权从时期开始就主要掌握在和夏之手,比如时期执掌三大战区的军事主官分别是东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南线的征南大将军、西线的安西将军(曹丕时期忙于内政无暇用兵,所以曹魏西线无战事,重要性降低,军事主官是能力一般的夏侯楙,而且级别也不高只是安西将军,时期就换成了),直到226年夏侯尚去世之后曹叡无人可用才用司马懿执掌南线兵权,随着西线战事的加剧,司马懿又被派往西线协助曹真作战,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更是执掌西线兵权。
去世后,大将军曹爽大权在握,司马懿一步步被排挤,韬光养晦闭门不出,执掌西线兵权的先后是赵俨和夏侯尚之子夏侯玄。
不过司马懿虽然先后执掌南线和西线兵权,却始终无法染指东线兵权,曹魏立国后到高平陵之变前东线战区的几任征东将军分别是曹休(曹休是征东大将军,四征加“大”只有宗室才有资格,资历那么深也才是征西车骑将军)、满宠和王凌曹休不仅是宗室,还是军方第一人,官居大司马;满宠能力强,资格比司马懿还老;王凌出身于太原,他的叔父是,论家世比河内司还要强一点,而且他和曹魏宗室关系很好,拼死突围救曹休于重围之中,曹爽掌权后以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可以说这三位都不是政变之前的司马懿能撼动的。
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和天子南下许都号令天下兵马勤王的话,第一个起兵响应的是征东将军王凌,第二个是征西将军夏侯玄(虽然雍凉军第二号人物前将军、雍州刺史郭淮是司马懿旧部,天子明诏一出,郭淮除了支持夏侯玄出兵也别无选择,何况雍凉军还有第三号人物),除此之外,曹爽手中还有战斗力同样不俗的,以及许都城外的屯田军,可以说天下兵马曹爽至少掌握了一大半。
对比之下,司马懿能掌握的军事力量就少得多了,除了手中的三千死士之外,也就勉强掌握在手中的洛阳城防部队(如果曹爽占据优势,这些部队分分钟倒戈),所以只要天子讨逆诏书一出,司马懿。
可惜曹爽一把好牌在手,却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最终听信司马懿的发誓赌咒交出兵权,曹爽占据绝对优势其实没必要认怂,对司马懿而言他是险中求胜,一直在,担心曹爽会放手一搏,最终虽然有惊无险,但赢得实在太侥幸。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