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大臣到第一败类,孙之獬为何令人唾弃?
你了解孙之獬吗?奇闻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结束了276年的统治,关外的入主中原。每当朝代更迭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跳梁小丑,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许多让人不齿的事情。明亡清兴之际也不例外,有一个人物堪称是当时的第一败类,那么他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此人名叫孙之獬(xi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人。他出生于明朝十九年,读书还算用功,在24岁时考中举人,于31岁时考中。最初的时候,担任,在馆试中名列第一,升任翰林院检讨。,孙之獬的父亲此时病故,他回乡服丧,期满后升任翰林院侍讲,还奉命主持过顺天府的乡试。
应该说孙之獬在明朝官场的经历还算顺利,这是因为他投靠了魏忠贤,是阉党成员之一。帝即位后,魏忠贤被贬自杀,其党羽也遭到了打击。此后陆续有官员上奏,请求将魏忠贤编定的《三朝要典》毁掉,也同意了。不过,孙之獬极力反对,居然“诣阁大哭”,还上书反对。
崇祯帝也不客气,直接将孙之獬免职,让他回家闲住。此后的十七年间,孙之獬都没有再度步入官场,期间他终于明白了官场的规则,于是他等待复出的机会。元年,清军入关后,北方各地的局势还不稳定,孙之獬利用家财,在家乡组织起一支军队,打击起义军。
经山东巡抚的推荐,清朝征召孙之獬入京,还任命其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厚颜无耻的孙之獬在朝见时,剪掉了头发,改穿服装,与此他还表示“其家妇女俱已效满妆”。原来清朝在入关之初,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
在朝堂上,满汉官员分成两班,满族官员剃发留辫,穿着满服,前明官员依然束发戴冠,穿着原来的官服。已经剃发的孙之獬就变得非常狼狈,因为满汉官员都不让他进入自己的队列。羞愤之际,孙之獬上了一封奏折,“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清朝统治者看会觉得很对,于是就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剃发,结果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事件。为了博得清朝统治者的欢心,孙之獬主动请缨南下,软硬兼施,很快就把整个江西省招抚下来。孙之獬还发现,前明的宗室太多,恐怕日后成,主张一部分人散居本省,控制起来;对另一部分人“严惩不贷”,“并敕镇抚驱治之”。
清朝采纳了孙之獬的建议,可是他却因私自为人加官,遭到清廷的猜忌,被免去官职,回家闲住。活该孙之獬倒霉,他回家的时候,山东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起义军攻破淄川县,先将孙之獬的四个杀死,然后又将孙本人碎尸万段。消息传到北京,清廷表示不给予任何褒奖抚恤。孙之獬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