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的遗诏 却暗示了明朝灭亡

考古学 2022-06-19 15:4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皇帝,是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一位皇帝。他性格多疑,刻薄寡恩,尽管如此,崇祯却赢得了后世人的普通同情,人们大多认为他不该是个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是非常勤政的。这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同志二十多岁就已经有白头发,眼角长鱼尾纹,“,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但正如许多明粉所评论的那样,勤奋并不代表你优秀。工作再努力、再勤奋,方向错了,也是白搭。朱由检宵衣旰食,光《罪己诏》都写了六次,可最终也没有迎来大明王朝的复兴。

  公元1644年3月19日,在北京煤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年仅33岁。临死前,他留下了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短短61个字,道尽了这位皇帝凄凉的心境。,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比如两线作战,内有流寇为患,外有东北鞑子为祸;打仗总是没钱,主要原因是崇祯运气不好,碰上了小冰期,取消了工商税;崇祯本人治国能力不行,没有好老师教等等。

  ,崇祯帝遗诏的内容也暗藏了明朝灭亡的部分原因,那就是——诸臣误朕!我们试图从这一角度解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崇祯年间的官员和前朝的官员到底有什么不同?

  皇帝就算能力一般,掌舵的内阁官员能力不错的话,明朝这艘大船还是不会翻船的。我们比较一下嘉靖、崇祯两朝官员的人员构成有哪些不同!

  嘉靖当老板的时候,手下有几位著名的牛人,比如刘大夏、杨一清、,一代大神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这些团队成员既有在中央政府下属部门工作的经验,又有在地方长期工作的基层经验。他们对于明朝整个官僚体系以及运转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

  但到了崇祯当老板的时候,情况就有很大不同了!驾崩时,留给崇祯的班底主要有刘一燝、韩爌、朱国桢等,但这些都是庸碌之辈,能力一般。他们缺少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实操性较强的治国理念!同样是面对,杨一清可以机智地发动来揭发,而之后的、刘一燝、朱国桢等人却对毫无应对办法,结果就是任人宰割。

  崇祯上台之后,一举铲除魏忠贤,整个阉党集团几乎被消灭。他开始重用东林党人,但用着用着,朱由检就发现这些读书人的能力确实很一般,并没有真正解决内忧外患,于是用身边的太监。崇祯一朝,的能力很强,但年龄不饶人,很难有大的作为。再加上崇祯刚愎自用、急躁的性格,孙承宗也很难有发挥的空间。

  明朝前期,也有一些不作为的皇帝,但政局稳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官僚体系成熟,班子成员治国经验丰富。崇祯的悲剧就在于,自己虽然勤政,却没有太祖那么英明神武,充斥内阁的大多是政治、行政经验不足的人员,政权崩溃也就可想而知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