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曹操一生最忌惮三位谋士,诸葛亮不在其列
纵观曹操一生,破黄巾、讨、扫群雄、定北方,可谓威震华夏,一世之雄。,就是这样一位极具雄才大略和非凡胆识的英雄人物,也会对一些谋士颇为忌惮。那么,三国诸多谋士,曹操又最忌惮谁呢?
通过《》和《》的相关记述,奇闻网小编以为曹操一生最为忌惮的三国谋士,当属以下三位
第三位
字孝直,三国时期帐下顶级谋士、首席智囊,被誉为刘备的“谋主”。
尽管法正不是最早追随刘备的元老级人物,但法正在刘备集团的作用丝毫不亚于、等人。事实上,法正一生最大的功绩有两个一个是帮助刘备劝降了益州牧,从而使刘备集团顺利夺取了益州这一重要的;另一个则是献计袭取汉中,并斩杀曹魏名将,从而为刘备集团夺得了一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之地。
可以说,正是法正的这两大贡献,才真正意义上使刘备集团在三国时代站稳了脚跟,为日后的三足鼎立格局乃至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奠定了最为根本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法正往往被视为刘备帐下的第一顶级谋士,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三国志》则记载法正为“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曹操才会对法正更为忌惮。事实上,汉中争夺战的惨败,使得曹操真正领略到了法正的盖世谋略,更使得曹操在法正在世的时候,再也不敢对汉中乃至对益州有任何的企图。可以说,作为刘备“谋主”的法正,的确是威慑曹魏政权的一代名士!
第二位
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也是曹操帐下最为顶级的战略大师。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并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从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可以说,在曹魏政权崛起的历程中,荀彧的功勋无人可比,荀彧的作用无可替代。
,需要指出的是,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并非是普通的君臣关系或主仆关系。事实上,荀彧从没有把曹操当做自己的主公,也从没有把自己当做魏臣。在荀彧的心中,只有大汉王朝才是真正的正统,只有大汉天子才是真正的帝王。换言之,荀彧忠于,而非忠于曹魏。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对荀彧少了几分信任,而多了很多忌惮。曹操想僭越称“魏公”并加封九锡,荀彧第一个带头表示反对。正是这一点,使得曹操明白荀彧存活一天,自己的僭越之路便不会好走。于是,他不得不逼死荀彧。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魏政权最大的功臣荀彧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
荀彧之死,一方面显示了曹操对其发自内心的忌惮,另一方面则彰显了荀彧乃是真正的汉臣,而非魏臣!
第一位
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是篡夺曹魏政权的最大黑手,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生于乱世,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并且“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时任司空的曹操,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而正是在这期间,善于观人识人的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惮和忌讳。对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而历史已经证明了曹操的断人眼光是正确的,司马懿尽管在曹操、曹丕执政时期,但在、统治时期,则已显露了篡夺政权的狼子野心。事实上,曹操的一句“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充分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那隐隐不安的忌惮。但无奈的是,曹操最终并没有除掉他,最终造成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被司马一家成功篡取。
由上观之,法正、荀彧和司马懿三人,个个才略出众,也个个深受曹操忌惮。而历史亦已证明曹操对这三人的忌惮,无疑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局势的。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