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辽代墓室壁画看契丹文化,契丹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唐朝之后,中国北方局势动荡,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联合多个契丹部落掌握草原,建立辽国。在辽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域辽阔,囊括了契丹族和汉族两大族群。在这二百多年的辽政权统治下,汉族与契丹族的文化开始交融,我们可以通过已出土的辽墓来进一步了解契丹人的生活。
一、辽墓探索
对辽墓的考古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发掘近三百座辽墓,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和河北等地。这些墓葬为我们揭示了当时契丹族人民的生活面貌。
辽的统治时期并不长久,相关记载不够详细。早期的辽国与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辽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辽政权的统治下,不仅有契丹族,还有大量的汉族人。契丹族与汉族的墓室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1. 早期辽代墓室
早期的辽墓主要指的是穆宗应历八年到圣宗宁靖十一年间的墓葬。如今出土的早期辽墓多为单墓室,但也有贵族墓葬显现双人墓。其中,驸马卫国王公墓最具代表性,整个墓呈方形,前后两室,左右三个小室,墓室内有少量彩色壁画,内容主要包括男性侍从、女仆、彩色祥云、各色花草以及日月星辰等。陪葬品中鸡冠壶最具代表性。
早期辽墓中还有许多马具,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在卫国王公墓的陪葬品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鎏金银器、丝织物品等具有唐代特色的物品。陈国公主墓也是早期辽墓的代表,随葬品数量惊人,包括契丹族特色的马具、金银首饰、玉器等,还有来自华夏区域的瓷器和西亚的珍品。
与此汉族墓室中也有壁画,多保留唐朝的风格,缺乏契丹族的特色。墓室多为方形或圆形,墓壁上的彩色壁画主要是人物故事图,起到装饰作用。墓室内的建筑复杂,随葬品以瓷器为主,带有契丹族特色的物品十分稀少。
2. 中期辽代墓室
中期辽墓指的是兴宗重熙时期的墓葬。现出土的中期辽墓有河北秦晋大长公主墓、晋国夫人萧氏墓等。墓室的设置及随葬物品与早期辽墓相似,但在随葬品中出现了黄釉瓷器,鸡冠壶的样式也有所不同。墓内的壁画增多,出现了带有宋代特色的建筑物,有些墓室中还出现了廊柱、斗栱壁画,具有浓厚的汉族色彩。同时期的汉人墓中,墙壁上出现了镌刻的桌椅等物品,装饰品也出现了新的样式。
3. 晚期辽代墓室
晚期辽墓指的是道宗清宁元年到辽消亡时期的墓葬。现出土的晚期辽墓中,最大的转变是随葬品中景德镇陶瓷的数量显著增加,马具开始简化,兵器不再出现,鸡冠壶也不复存在。主墓室中出现了山水图,不仅主墓室有壁画,棺椁内侧也出现了大量壁画,主要描绘各种生活场景。墓门和墓室墙壁上还描绘了男女婢从,人物画像都穿着契丹族传统服饰。因为契丹族领地偏北,极为寒冷,所以衣袍多为貂皮或狐皮等。也出现了带有北宋墓中的宴饮作乐场景。最为特别的是,晚期辽墓中的壁画出现了出行图和归来图,整体构图严谨,色彩艳丽,人物描绘形象真切,整个壁画十分恢弘壮美。
同时期的汉人墓多有发现,其建筑风格与北宋时期相似,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的瓷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墓葬来进一步了解当时汉族人的生活状况。
二、契丹人的生活方式
契丹族的生活方式与汉族有所不同,他们注重游牧生活,善于骑射,这在他们的墓葬中得到了体现。契丹族的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也在墓葬中留下了痕迹。通过与汉族文化的交融,契丹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