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三国时期,左将军和右将军到底哪个地位高?
考古学 2025-04-04 01:1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的势力中存在着五位杰出的将领,他们被誉为“五子良将”,其中于禁和徐晃分别是左将军和右将军。这两位将领在历史上的交锋和表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于禁和徐晃,这两位将领的官职是左将军和右将军,属于四方将军的范畴。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体系复杂,但总体来说,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地位已经相当高。其中,右将军的地位略高于左将军。这一规则在当时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关于右尊左卑的记载。例如在西汉时期,右丞相的地位高于左丞相。这种尊右的文化习俗,在当时的社会中广泛存在,并影响到了各个层面,包括官职的排列。
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中,不少实例也能证明这一点。例如姜维作为大将军,地位最高,可以称为“处群臣之右”。再比如关羽和张飞,同为汉中的武将,张飞作为右将军,地位略胜于左将军关羽。
张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其职位的转变也能说明右将军的地位高于左将军。在樊城之战中,曹叡任命张郃为右将军,负责抵御关羽。这一决策显然是基于右将军地位较高的考虑。
综上,于禁和徐晃虽然都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但徐晃作为右将军,其官职略大于左将军于禁。徐晃在战场上屡立功勋,如在樊城之战中击败关羽,解救了樊城之危,因此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而于禁则在襄樊之战中遭遇挫败,被关羽利用秋季大雨打败,最终流落至东吴,回到魏国后遭受羞辱,结局悲凉。两人的命运对比鲜明,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徐晃以右将军的身份得以在曹魏历史上留下壮丽的篇章,而于禁则因为一次战败而落下了悲凉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