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披露:邓小平胞弟和 叔父曾是同窗
暨南大学百年庆典:左派教授启蒙革命先锋邓垦与江上青的故事
随着本周暨南大学百年庆典的临近,一段关于该校的历史佳话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暨南大学校史专家考证,邓小平的胞弟邓垦与叔父江上青,在1930年代初的暨南大学同窗时代,受到了左派教授们的启蒙。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暨南大学在上海真如办学,广东番禺人郑洪年担任校长。在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的先锋人物许德珩受命担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李达、邓初民和钱亦石等教授纷纷加入暨大教学团队,他们大胆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垦与江上青走进了暨南大学的课堂。
邓垦,邓小平的同胞二弟,在晚年回忆中曾提到邓初民教授与李达教授的课程对他影响深远。这两位教授在经济和哲学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他们的课程相得益彰,对邓垦后来的革命生涯产生了重要作用。而江上青则是在党组织派遣下进入暨南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专攻社会学。这两位革命先驱正是在暨南大学接受了左派教授的教育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当时正值白色恐怖的氛围中,邓垦和江上青等左派学生面临巨大压力,难以完成学业。当时的文学院院长陈钟凡在自传中写道:“此举(指聘请左派教授事)受到高等教育司的警告。”由于当局的干涉,学校不得不改组学科,许多左派学生因此遭到无理开除。邓垦与江上青提前离校可以说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他们的革命之路并未因此而中断。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这一经历也塑造了他们的坚毅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看来,他们的故事仍激励着后来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不懈努力。在这特殊的百年庆典之际,他们的故事更是对暨南大学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