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原文
《无法忘却的背影》
我与父亲已有两年未曾相见,但他的背影却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成为我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祖母离世,父亲的工作也遭遇了变故。我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徐州,心中充满了悲伤和迷茫。当我见到父亲,看到院子里一片狼藉的景象,想到离世的祖母,眼泪不禁簌簌而下。父亲安慰我,告诉我:“事情已经如此,不必过于难过,生活总会有希望的!”
我们回家变卖了典当的物品,父亲还清了债务,又借了些钱为祖母办了丧事。那段时间,家里的光景十分惨淡,一方面是因为祖母的离世和家中的变故,另一方面也因为父亲失去了工作。办完丧事之后,父亲要到南京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我则要返回北京继续我的学业。于是,我们一同踏上了旅程。
到了南京后,朋友们邀请我游逛,我在南京逗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我们需渡江到浦口,然后在下午乘车北去。由于父亲事务繁忙,原本已决定不送我,他让旅馆里一个熟悉的茶房陪我同行。父亲对茶房再三嘱咐,表现出对我行程的关心与仔细。但他仍然不放心,担心茶房照顾不周。那时我虽然已经二十岁,往返北京已有几次经验,但父亲仍然踌躇不定,最终决定亲自送我。
我们渡江后进了车站。我忙着买票,父亲则照料行李。行李众多,需给脚夫些许小费方可过境。父亲便又忙着与他们讨价还价。我那时过于自信,总觉得父亲的话语不够圆滑,非得自己插嘴不可。但父亲最终成功讲定了价钱,然后送我上车。他为我选定了靠车门的位置,帮我铺好紫毛大衣。他叮嘱我路上要小心,夜里要保持警醒,不要着凉,并嘱托茶房好好照顾我。我心中暗笑他的迂腐,认为他们只认钱,托付他们无异是白费力气。而且我已经长大成人,难道还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真是太聪明了。
当我说“爸爸,你走吧”时,父亲望了望车外,说要买几个橘子给我。我就在原地等待,看着他的背影。父亲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过程十分艰难。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步履蹒跚。他用手攀着上面的栏杆,两脚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微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刻,我看到了他那背影,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我赶紧擦干眼泪,怕他看见……
《背影》这篇文章通过朴素而细腻的文字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父子之间深沉的情感。尤其是父亲买橘子的场景成为令人动容的经典画面。这篇文章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作为亲情主题的典范文本广为传颂。它向我们展示了父爱如山般坚实而又无言的伟大情感通过作者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将这份情感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