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库被偷走九百万两,道光帝气得半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场令人震惊的盗窃案在清朝道光年间浮出水面。当时,正值战争结束,虽然国库有所恢复,但一场惊天大案却令朝廷上下动荡不安。道光帝得知真相后大为震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开始于一个名叫张亨智的人,他因想要为儿子谋取官职而手头拮据,于是找到了有钱的弟弟张诚保。张诚保身为户部银库的库丁,与几名同伙勾结,从国库中盗出0两白银。这并非孤立的个案,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调查过程中,刑部尚书惟勤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国库实际存银与账册记载相差甚远,竟然亏空了925万两白银!这一切都是库丁们监守自盗,为了掩盖事实,甚至行贿管库大臣和查库御史。这道光帝得知后大为震怒,谴责这些库丁胆敢背叛国家,如同盗贼一般。
这笔巨额银两大多被库丁们盗走,甚至有一些官员和举人了解内幕后,主动向库吏索贿。在处理这一案件时,道光帝面临巨大的困难,因为这一盗窃案的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多年。自乾隆末期以来,户部的存银从未得到彻底清理,库丁们将盗窃所得视为家资。
定郡王载铨受命处理此案,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提出了处理建议。严惩那些已经查明有盗窃行为的库丁,同时追赔那些担任过户部银库官员及查库官员。其中,赔偿金额最多的当属穆彰阿,他需要缴纳11万两白银。而负责此案的载铨则需要赔偿6000两。
在这起案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孝钦显皇后(即慈禧),此时的她才8岁。她的曾祖父曾担任过三年的户部员外郎,虽然已故,但仍需缴纳两万多两白银。慈禧的父亲因未能及时缴纳赔偿金额而被打入监狱。后来,他缴纳了一万两千两才保住性命。
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清朝官场的腐败和失窃的巨额银两,更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因官场腐败而遭受的不幸。这场惊天大案不仅令道光帝震怒,也成为了后世清朝政治腐败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