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调任两广总督背后:或为王室保存实力

恐怖灵异 2025-05-12 17:10www.kangaizheng.com恐怖故事

甲午战败后的李鸿章,虽被降级为“总理衙门行走”,这一岗位相当于外交部的正部级调研员,但这未必是坏事。在他暂时离开政治舞台的这段时间里,大清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波,从激进的戊戌政变到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国家动荡不安。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李鸿章虽然靠边站,但他阴差阳错地躲过了风口浪尖,保持了一种相对超然的地位。他在戊戌变法中的角色,众说纷纭,无论说他支持康梁还是反对康梁,都能找到一些证据,但这些都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对于一个没有实际职权的人来说,真正的立场并不重要。

尽管李鸿章躲过了戊戌的风暴,他在义和团运动中的处境却日渐危险。北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要废黜光绪皇帝,幕后黑手并非只是太后,而是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的端郡王载漪。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刻,载漪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废立之风,要废黜光绪,拥立溥儁。

尽管李鸿章已经下岗,但他仍然是反对废立的诸多老干部中资源最为充沛的一位。在这个日益针锋相对的情况下,光绪皇帝突然下令,起用多年的李鸿章,先让他分管商务,随后调任两广总督。

在总理衙门担任中层干部的陈夔龙,在回忆录《梦蕉亭杂记》中记载,李鸿章临行前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南海虽边远,实一大都会,得君往,朝廷无南顾之忧。君行将高举远引,跳出是非圈外,福诚无量。”这表明李鸿章到广东再就业,不仅是避祸,更是为日渐弱势的太后-皇帝利益体保存实力。

几个月后,李鸿章从广东返回天津,肩负重任,收拾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留下的烂摊子。八国联军的不仅刺穿了载漪集团的权力,也刺穿了这个政权的脊梁。不久后,李鸿章在帝国废墟之上疲惫而亡。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英雄末路的悲剧。他的生涯起伏跌宕,见证了清末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动荡。他的经历与命运紧密相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和矛盾。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