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免费领蛋骗局
近年来,央视多次曝光以“免费领鸡蛋”为诱饵的养老诈骗案件。这些骗局已经对许多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侵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诈骗套路介绍
这些骗子利用老年人的节俭心理,通过发放免费鸡蛋、组织“免费聚餐”或“答题领红包”等活动,吸引他们参与。一旦老年人被吸引,骗子就会进一步行动。他们会要求老年人提供身份证号、配合完成人脸识别,甚至诱导扫码进群,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为后续诈骗做好铺垫。接下来,骗子会实施二次诈骗。他们可能会冒用受害者的身份信息,盗用身份注册网店销售假冒产品,导致受害者被起诉、银行卡冻结。或者他们以“推广员返利”“赠送等价家电”为名,诱导老年人投资高回报项目,随后卷款跑路。还有一些骗子会在直播间伪造成“养生课”“专家义诊”,兜售劣质保健品或收藏品。
二、典型案例剖析
比如山东德州的案子,骗子以“全国同步活动”的名义,用10个免费鸡蛋吸引百余名老人参与,后续推销高价“养生产品”。河南信阳的一个犯罪团伙以“赠送家电+返利”为诱饵,诈骗了20余万元后失联。所售家电的实际价值仅为标价的10%。还有一个西安的张阿姨,因为扫码领鸡蛋而泄露了个人信息,被冒用身份开设网店销售假货,最终被判赔偿并承担诉讼费用。
三、如何防范此类骗局
1. 老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警惕任何需要人脸识别的“认证”操作。
2. 拒绝“高回报投资”“免费送高价礼品”等话术,此类承诺多为诈骗陷阱。
3.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不幸受骗,要保留证据并申请法律救济。
特别要提醒的是,这类骗局往往针对独居、缺乏子女沟通的老年人。家属也应该主动向老人科普新型诈骗手段,避免他们因“贪小便宜”而陷入财产与法律风险。社会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