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校内捞鱼做全鱼宴
自2015年起,安徽师范大学启动了花津河水系生态治理工程,为了回馈广大师生,定期捕捞花津湖中的野生鱼制作“全鱼宴”。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更成为了展示学校独特魅力的活动。以下是近年来相关活动的详细情况以及背景介绍。
一、2024年校庆96周年盛事回顾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安徽师范大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庆活动。其中,花津湖的野生鱼捕捞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1. 捕捞盛况
从4月7日至9日,学校在花津湖进行了野生鱼的捕捞工作。这次捕捞的鱼类种类繁多,包括胖头鱼、白鲢、鳙鱼、鳊鱼等,总量约六千斤。令人惊叹的是,其中一条鱼的重量竟然达到了26斤。捕捞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新生们纷纷感叹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2. 鱼宴盛宴
为了让师生共同分享这一成果,学校食堂连续3天供应免费的鱼宴。菜品丰富多样,包括红烧鱼块、酸菜鱼等美味佳肴。师生们纷纷前来品尝,共同庆祝这一盛事。许多校友也通过线上线下参与进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生态治理背后的故事
1. 水质修复工程
自2015年起,学校开始花津河花津湖生态治理工程。通过截污控源、水坝建设、河岸绿化等措施,恢复了水生植被,改善了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生态与环境学院的专家们定期监测水质,动态调整氮磷离子含量,为鱼类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鱼类的生长特点
花津湖中的鱼类以自然散养的方式生长,生长周期较长。在2024年捕捞的鱼类中,由于水质得到了优化,鱼肉的品质也相应提升。
三、历史活动与反响
1. 2021年捕捞活动回顾
在2021年的捕捞活动中,学校捕捞了高达1.2万斤的野生鱼。制作成了糖醋鱼、剁椒鱼头等美味佳肴。当时的活动还通过媒体进行了直播,吸引了超过5小时的在线观看时间。相关报道更是登上了全国热搜榜,阅读量近亿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 师生反馈
对于这一活动,师生们纷纷表示赞赏。学生们认为这是一种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而校友们则通过社交媒体参与进来,共同回味“云吃鱼”的乐趣,增强了校友之间的归属感。
四、持续的意义
安徽师范大学的“全鱼宴”活动不仅展示了生态治理的成果,更将这一成果转化为师生们的福利。这一活动兼具环保教育意义,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鲜活案例。通过这一活动,师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更加热爱这个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