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到北京后,南京的六部在做些什么呢?
【解读】永乐迁都背后的南京六部轚事
你是否对那段历史的故事心生喜欢?今天,奇闻网小编带你走进那个时代的细节,解读永乐迁都背后的南京六部之轶事。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迁都北京后,明朝继续实行“两京制”,南京依然保留着所有的中央机构,包括著名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那么,在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南京的六部衙门究竟在忙碌什么呢?
与两京制相配合,明朝以北京和南京为中心设立了北直隶省和南直隶省。为了凸显两京的特殊地位,两个直隶省下属的府州县全部由京师衙门直接管辖,未设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南京的六部实际上承担了南直隶省的相当一部分职责。
明朝的南京六部衙门,在某种程度上,是南直隶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延伸。例如,南直隶省的乡试,而非由布政使衙门负责,而是由南京礼部和南京负责。南直隶省的刑名并非由按察使负责,而是由南京负责。这样的制度安排凸显了南京六部在南直隶省的重要地位。
尽管明成祖迁都北京,但他仍把部分中央职能留在了南京。例如,全国黄册的保管,在迁都后依然留在了南京户部。南京工部也负责北京皇宫的器物制造和江南地区的工程修建,其职权范围甚至超越了南直隶省。
在明朝的南京六部中,南京兵部的实际权力尤为突出。负责包括南直隶在内的整个江南地区的军事防务,名义上的兵力多达二十几万。南京兵部还管理江南地区的马政、船政和驿站事务,明朝东南的军政大权大多掌握在南京兵部手中。
虽然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六部的地位和权力有所降低,但在南直隶省的范围内,它们依然拥有地方权力,其中一些衙门的权力甚至覆盖了最富庶的东南地区。这些部门不仅承载着明朝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奇闻趣事
- 朱棣迁都到北京后,南京的六部在做些什么呢?
- 《时代》最具影响力100人
- 朱棣曾装疯以迷惑朝廷,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呢
- 晚清的汉人手握重兵跟大权,为什么不敢割据甚
-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头盔
- 韩国18禁电影风波引争议
- 在古代,女子如果未婚先孕会是什么下场?
- 唐朝的上流社会也爱撸串?来看看他们有哪些吃
- 西汉为何会出那么多的明君 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疯狂自杀冲锋,为何还是冲不破
-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迟迟攻不下邯郸?
- 韩愈谏迎佛骨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木驴之刑的男人是谁呢
- 孟贲本是秦武王的手下,为何会被秦王诛九族?
- 溥仪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身体被掏空连一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