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轶事:宋仁宗因为一个错字让准状元王旭落榜
科举轶事宋仁宗因为一个错字让准状元王旭落榜
宋仁宗在位时,某年,京城大考已毕,按惯例,每年榜首要选三人,宋仁宗便问阅卷官今年所选何人。阅卷官慌忙把前三名的试卷呈上。仁宗打开第一卷,阅罢,大悦,说,此卷做得极好,只可惜有一个错字。
阅卷官大恐,伏问所错何字。仁宗说,是“唯”字,这个字本应从“口”旁的,怎么从了“厶”旁?阅卷官听罢,禀奏道,两偏旁形似,可以通用。仁宗没有理睬阅卷官,接着问考生的情况。阅卷官说,此考生乃西川成都人,姓赵,名旭,字伯升。
正在客店等候消息的赵旭旋即被宣入朝,觐见仁宗。赵旭俯伏在地,惶恐不安。仁宗说,卿所做试卷极好,只可惜中间错了一个字。赵旭伏问何字,仁宗说“唯”字。赵旭听后,小心解释说,这两个偏旁是可以通用的。
仁宗突然不高兴了,取来文房四宝,愤然写下八个字,说:既然“口”“厶”两个偏旁可以通用,那么你看看,这八字能一样吗?赵旭一看,仁宗写下的是这样八个字:私和、去吉、矣吴、台吕。
科举轶事宋仁宗因为一个错字让准状元王旭落榜
赵旭看了半晌,终无言以对。仁宗说,你还是回去读书吧。就这样,因为一个错字,赵旭名落孙山。
赵旭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等三年后下一次科考,他干脆流落在京都,每日靠替人写字作文为生,过得落魄潦倒。
一年后,仁宗为一梦所惑,扮作一官人,带一太监微服出宫私访。在酒楼上,仁宗倚着栏杆看街,一不小心,手中的一把月样白梨玉柄扇掉在楼下,下去寻时,已杳无踪影。酒罢,二人闲转到一家茶肆,见其墙上有一首词,写得词清句丽,无限锦绣,仁宗便问作词人是谁。茶博士说,是一位落第的秀才,成都人,姓赵名旭,满腹珠玑,可惜终日卖文为生,艰难度日。
仁宗一惊,随即让茶博士找来赵旭。不过,赵旭并未认出仁宗。说话间,赵旭于袖中取出一柄小扇。太监见之,说扇主人在此。赵旭二话没说,当即奉还给了仁宗。仁宗大喜,不是因为宝扇得归,而是他突然看到了赵旭不同寻常的另一面。
仁宗问他,为何上科不第。赵旭详细述说了原因,并说:“在下学问不精,苛责不细,自取其咎。”因赵旭是西川成都人,仁宗便问他是否认识西川要员王制置,并说王制置是自己的外甥,还写了封信,让赵旭去投靠王制置。
令赵旭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两位素不相识的“大官人”,除了给他一封拜谒的文书,还给了他一个仆人,一些盘缠银两。赵旭感激不尽,一路前行。不巧的是,快到成都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王制置已经调任,西川大小官员正在等待新制置的到来。赵旭闻听,不禁大喊命苦。仆人劝他不妨继续前行,看看是何消息。
在接官厅上,西川诸官等了三天,也没接到新任的制置。仆人便劝赵旭到接官厅上看看,赵旭不去,仆人不由分说就把他推到接官厅,然后撕开文书,宣布赵旭为西川五十四州新任制置。原来,所谓文书,是仁宗的一道任命书。
仁宗因为和一个错字较真,让原本可为状元的赵旭流落京都街头;又因为赵旭的才华、诚实和善良,所以和自己的一颗爱才之心较真,最终为赵旭导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戏。
科举轶事宋仁宗因为一个错字让准状元王旭落榜
再说一件事,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位正是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的重要个性特征是:对弱者同情,对世事宽仁。这既成就了他的个人魅力,也成就了他为帝的业绩。
在仁宗一朝,出了许多名垂千秋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两人出在唐,六人出在宋。而出在宋朝的六人,均出于他当政时期。这六人,可以说是个个名声显赫。时至今日,有谁不知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的大名呢?为什么能这样呢?林语堂说得好,因为这时是中国文人所处的“最好的时代”,文化氛围轻松。
在他一朝,不只出大文豪,而且出大政治家出能臣出大忠臣。如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包拯、杜衍等。他在一定程度上有如今说的容人雅量,他能容忍臣子与自己争辩,不动辄就龙颜大怒要人首级。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