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评女子带3娃买4张票登机被拒
央媒聚焦:四川航空因儿童票争议引发社会热议
近日,在重庆发生一起关于航空儿童票的事件,引发了央媒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悉,一名女子携带三名儿童乘坐四川航空时,因购买四张票(一张成人票和三张儿童票)被拒绝登机。最终,在补购一张成人票后,才得以让全部人员顺利乘机。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其规定一名成人最多只能携带两名未满12岁的儿童,第三名儿童需要购买“无陪护儿童票”或额外的成人票。
一、央媒批评焦点:
1. 规定的滞后性:央媒指出,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民航客运规则却仍停留在传统的“一成人带两儿童”标准,未能与社会需求和政策变化相衔接。部分航空公司被质疑以儿童半价票利润较低为由,通过限制儿童数量变相增加收入。
2. 服务流程缺陷:购票环节未明确提示儿童数量限制,导致消费者在值机时被迫临时补票。央媒强调,航空企业在售票时应主动提醒限制条款,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其权益受损。
3. 执行僵化与人性化缺失:舆论批评航空公司过于僵化地执行规则,缺乏灵活性。对于涉事女子已购买四张票但仍被拒绝的情况,航空公司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则或提供解决方案。
二、公众争议与建议:
支持方认为,航空公司出于安全考虑,认为一名成人难以同时照顾三名儿童,可能影响航班秩序。反对方声音更为强烈,他们认为如果规则合理,应在购票环节就阻止超额儿童购票行为,而不是在登机时加价。
公众建议优化现有规则,允许家长通过签署责任书等方式携带多名儿童。也呼吁民航管理部门结合三孩政策,出台统一指导标准,推动航空公司调整儿童乘机规则,加强购票环节的信息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航空公司在儿童票规定执行上的僵化,也引发了社会对民航客运规则是否适应时代变化的思考。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倾听公众声音,推动规则的优化和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