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
标题:《复旦大学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准封闭管理模式》
一、启动时刻与背景概述
随着上海市疫情防控部署的调整,复旦大学于2025年3月4日正式进入准封闭管理模式。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学校对疫情防控风险的深刻分析与研判。早在2月21日,学校已召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研究风险形势并详细部署相关防疫工作。而在去年,即2022年3月13日,学校首次启动准封闭管理,要求在校师生原地不动,暂停跨校区流动,同时全面转向线上教学,以应对疫情的严峻挑战。
二、严格的管理要求
在准封闭管理模式下,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师生被要求不得跨区域流动,校外居住者更是需严格遵守社区防疫规定,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核酸检测成为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在校师生需每周接受一次核酸检测,并在入校前完成必要的健康观察及检测。校园活动的管控也愈发严格,暂停聚集性活动,实验室在审批后开放并加强安全管理,图书馆等公共空间逐步开放但严格控制人流。
三、服务保障与应急响应
为保障师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学校设立了物资入校专用通道,规范快递消杀流程,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食堂虽然暂停堂食,但开放打包购餐服务,确保师生的饮食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制定了突发疫情预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封控、流调等措施。按照疾控要求分类实施闭环管理,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四、人文关怀与特殊关怀
在疫情防控期间,校党委积极号召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强化关心关爱师生。通过线上咨询平台回应师生的需求和关切。针对毕业生和留校学生,学校提供离校返乡支持,并精心筹备线上线下结合的毕业活动,让每一位学子在特殊时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关怀。
复旦大学通过阶段性调整管理策略,结合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努力维持教学科研秩序。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为校园的安全与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