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希望法庭给条生路
庭审核心陈述呈现
吴谢宇在庭审的最后陈述中,声音哽咽,展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反复强调:“请给我一条生路,让我活着去赎罪。”在提及母亲时,他更是痛不欲生,表达深深的悔恨。
关于作案动机与认罪态度,吴谢宇没有任何隐瞒,坦诚地承认杀害母亲的行为,声称这是为了“帮母亲解脱”。他在描述作案细节时,如包裹母亲尸体75层等,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的冷静。并且,他在作案后反复观看相关视频片段,这一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庭审争议焦点凸显
庭审中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吴谢宇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上。辩护方坚决主张吴谢宇存在精神疾病倾向,作案时受精神病性症状支配,并提交了其母亲的日记来佐证其成长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检方则认为吴谢宇作案过程逻辑清晰、预谋充分,具备完全的刑事能力,无需进行精神鉴定。
除了精神疾病的问题,案件还引发了社会对精神疾病与犯罪关联性的广泛讨论。公众对吴谢宇忏悔的真实性以及他是否有改过自新的可能性存在严重的分歧。他在逃亡期间骗取亲友14.4万元等情节,也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对其行为的道德谴责。
案件时间线梳理
2015年7月,吴谢宇在家中犯下惊天罪行,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四年后的2019年4月,他终于在逃亡近4年后被抓获。经过一年的审判,2021年8月,一审结果出炉,吴谢宇被判死刑。仅11天后,他便提起上诉。直到2023年5月,二审开庭,目前判决结果尚未宣布。
其他细节介绍
除了庭审的主要议题,还有一些细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吴谢宇曾向亲友寄送五万字亲笔信,试图为自己的行为争取更多的理解。在信中,他自述了内心的隐秘世界,展示了他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活动。
在二审中,其辩护律师聚焦犯罪动机与精神状况,试图通过情感共鸣与医学证据为吴谢宇减轻刑罚。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仅是对吴谢宇个人的命运做出决定,更将直接影响同类案件的法律实践,尤其是精神鉴定与死刑适用的平衡问题。此案无疑给社会、法律以及公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