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刚灭掉蜀汉,怎么回国就被司马昭灭了全家?
在公元263年,蜀汉遭遇了一场大劫难。当时,曹魏发兵二十万,分三路攻打蜀汉。钟会、邓艾和卫瓘等将领负责统帅军队。钟会在剑阁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无法继续前行。与此邓艾巧妙地穿越阴平,成功地攻下了绵竹。姜维未能及时救援,邓艾已经逼近成都。蜀汉君主深感绝望,最终向邓艾投降。
邓艾因此成为了灭亡蜀汉的大功臣,司马昭也迅速对其及其儿子进行了嘉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邓艾就变成了一个阶下囚,被押往洛阳接受刑罚。与此钟会和姜维密谋造反。司马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仅用了几天就迅速平定了叛乱。另一方面,卫瓘立即派人拦截邓艾父子的囚车,并在绵竹处决了他们,而邓艾在洛阳的家族成员也无一幸免。
那么,为什么邓艾这个灭亡蜀汉的第一功臣会如此迅速地遭受满门抄斩的命运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忌讳——功高震主且居功自傲。
邓艾是一位勇敢的武将,擅长战斗,但他性格中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容易骄傲。他在灭掉蜀汉之后,立下了头等大功,因此更加狂妄自大。他在蜀地大肆任免官员,完全无视了钟会和卫瓘等高级将领的存在。他甚至将在此次战役中丧命的曹魏将士与蜀汉士兵埋葬在一起,修筑高台来彰显自己的功绩。他的独断专行和狂妄态度激怒了钟会和卫瓘,他们联合向司马昭密奏,诬陷邓艾有谋反之意。
司马昭对邓艾的忌惮本来就很深,接到密奏后,他几乎没有怀疑,也没有派人去调查清楚情况,就下令逮捕了邓艾父子。邓艾最终落得了悲惨的下场。历史上像邓艾这样的功臣,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善终,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很难幸免于难。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即使你取得了再大的成就,也要保持谦逊和谨慎。否则,你可能会遭受悲惨的命运,就像邓艾一样。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