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对中国那些不为人知的非凡贡献
在历史的长河中,孝钦皇后(慈禧)的形象几经演绎,但在史学大家吕思勉的眼中,她却是一位具有相当才具的人物。这一评价,引发了我们的深思,究竟慈禧有何等才华,能让吕思勉先生如此肯定呢?
回溯历史,咸丰帝避难热河时离世,留下年幼的皇子与朝中的托孤重臣。慈禧果断行动,与咸丰六弟恭亲王联手,巧妙地铲除了肃顺,成功夺取政权。当时两宫皇后一同垂帘听政,慈安的嫡母地位甚至在同治皇帝生母之上。与民间传说不同,慈安太后同样是个手腕高明的人。她早逝,使得慈禧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之后的数年,清朝的统治面临危机。慈禧打破百年旧习,破格任用大臣执掌兵权。依仗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汉臣,清朝成功平定了太平天国,局势得以重新稳定。有人称曾国藩曾四次被下属劝说称帝,但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无论朝廷大局如何变化,慈禧始终牢牢掌握着大权。实际上,曾国藩若贸然称帝,必定会身败名裂。
慈禧的贡献在于稳定了1860年后的中国局势,使得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当新疆被阿古柏等势力侵占时,她果断派兵征讨,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慈禧也有过不少过错。这些过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她的思想过于保守。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传统的帝王统御术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以慈禧为首的晚清也尝试进行改革,如洋务派的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改革军政等。但当这些尝试失败时,清陷入了困境。因为除了改革军政外,剩下的唯一办法便是放弃帝制,从国家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显然是慈禧无法接受的。
孝钦皇后(慈禧)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她的才华和贡献不容忽视,但她的过错也让人痛心。吕思勉先生的评价提醒我们,看待历史人物时应持客观态度,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历史,更深入地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