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儒生为何屠民八百万?黄巢起义历史

奇人奇事 2025-05-05 18:48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起义,是正义还是祸患?黄巢,带给百姓的是福祉还是灾难?历史的迷雾中,我们只能在史书中寻找答案。

有这样一句谚语:“黄巢八百万——劫数难逃。”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黄巢,一位儒生,出身于富有的盐商家庭。他苦读儒经,期望跻身官场,但科举之路却屡屡受挫。心中的怒火与胆边的恶念交织,他留下誓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曾从事私盐贩卖,但因无许可证而被查封。于是,他散尽家财,啸聚山林,投身农民革命运动。若其目的为推翻暴政、建立新朝,减轻农民痛苦,那可谓起义;然而他从起兵至败死,却从未真正意图推翻唐朝。期间,他曾五次乞降求官,平均每年一次,直至自立。

黄巢的极端复仇心理促使他在战争中实施破坏政策。他攻占广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屠杀徒、徒、犹太人及平民共十二万人。进入长安后,他称帝,但随之而来的士兵行为如同明火执杖的强盗,越货,争抢美女,殴打平民。黄巢在长安时,曾有人题诗讽刺,因查不出作者而滥杀无辜儒生。

黄巢称帝后,城中百姓欢迎唐军,他却因此大发雷霆,下令屠城,杀戮殆尽。当长安遭遇沙陀兵与黄巢的激战,城市遭受破坏。黄巢逃离时,更是下令纵火焚烧这座千年古城。黄巢在失败前夕,曾采用极端手段,将活人粉碎作为军粮。他的残忍行径遍布中原各地,引发百姓无尽的灾难。

黄巢的队伍在行军作战中损失惨重,至少有一百万人因此丧生。当他进入长安时,大部分士兵因饥饿而死亡。黄巢的野蛮、残酷和恐怖行径令人震惊,他的行为远远超越了战场上的较量,而是人性的灭绝。他的暴行引发的后果是拥兵割据的藩镇遍布全国,乱世随之而来。

十年间,黄巢所到之处,无不带来灾难。这句谚语“黄巢八百万——劫数难逃”流传至今,足以表达百姓对他的愤恨与恐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