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的时候为何得不到汉人的支持 此汉人非彼汉人
今天,奇闻网为我们揭示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纷争。吴三桂的造反,背后隐藏的并非表面上的兴明讨虏的旗帜,而是个人的利益驱动。
吴三桂的造反,实则源于削藩的决定。他的平西王称号被取消,既得利益将失去,这才引发了他的反叛。他提出的“兴明讨虏”口号,实则空洞无物,缺乏真正的号召力。
回顾历史,吴三桂曾引清兵入关,名义上是为崇祯报仇,灭李自成。灭掉李自成后,他却继续挥兵南下,把大明之地变为大清之土,为大清效命,一直打到云南。
崇祯帝殒命后,汉人为复明反清,相继拥立朱家后代,在南方建立政权。朱由榔在吴三桂的追击下逃至缅甸,而吴三桂带兵至缅甸将其擒杀。吴三桂口口声声提出的“兴明讨虏”,对一个曾出卖、扼杀朱家后人的吴三桂而言,无疑是一种讽刺。谁会相信他的兴明之说呢?
吴三桂的造反,并非真的为了恢复汉人的江山。他所追求的,不过是自己的利益。他的汉人江山,不过是他的江山,而非朱家的江山。如果要恢复朱家的江山,他大可以立一个朱家后代为傀儡皇帝,但连这样的样子都不愿意摆。
康熙十七年(公元1687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号大周,他的真实目的暴露无遗。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显示出汉奸的嘴脸,他所宣称的恢复汉人江山,无人相信。
尽管吴三桂造反声势浩大,大有并吞全国之势,但在汉人看来,他的造反不过是狗咬狗一嘴毛,谁胜谁负并不关心。他有其他两藩的支持,也有部下的拥护,但这并不能改变他纯粹为个人利益而战的本质。他和满清沆瀣一气,谁掌握国家政权,对汉人来说并无区别。
吴三桂的造反,是一场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斗争,而非真正的为了汉人的江山。他的行为,无疑让汉奸二字刻在他的身上,永远无法抹去。汉人们冷眼旁观,看他如何演绎这场狗咬狗的戏码,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他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