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小学

奇人奇事 2025-05-11 16:33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一、低年级(幼儿园至二年级)古诗启蒙

端午佳节,传统流传,关于这一节日的古诗,简单易懂,富有童趣。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诗篇,感受端午节的韵味。

1. 《端午》唐·文秀

端午节从何而来?历史长河中,传说为纪念忠诚的屈原。楚江之畔,笑声荡漾,却洗不尽直臣的冤屈。言简意赅的诗句,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故事。

2.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间,赠我青青艾草。旧友难相见,新知万里遥。文天祥以艾草为切入点,表达深深的怀念与爱国之情。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3.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粽子包裹如双髻,艾草束起戴危冠。夕阳西下,一切琐事已毕,举杯欢笑,享受节日的欢乐。陆游的诗描绘出端午节的生动画面,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二、中高年级(三年级至六年级)古诗拓展

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们对古诗的领悟能力也在提高。以下古诗,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加深对端午节的理解。

1.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细葛轻软,香罗如雪。皇帝赐衣,细节处展现古代礼仪文化。杜甫的诗,让孩子们了解古代节日的礼仪和服饰文化。

2.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

五色丝线缠角粽,金盘送上佳节来。生绡画扇,描绘双凤腾飞。欧阳修的诗句,用生动的意象描绘节日场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3.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踏遍芳草寻初心。汤显祖的诗,借端午节之际,表达对屈原的追思和忠诚。孩子们在诵读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学习建议:低年级的孩子们以背诵简短诗句为主,结合端午节的食物如粽子、艾草等实物讲解节日习俗。高年级的孩子们则需要引导他们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尝试模仿诗人的笔触,描绘自己眼中的节日场景。让孩子们在古诗的海洋中,感受端午节的韵味,传承传统文化。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