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亲祭六次的帝王庙到底供奉了何方神圣
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中,隐藏着一座充满历史沉淀的庙宇——历代帝王庙。这座皇家庙宇是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曾经有位执政者,在他执政期间六次亲自前往祭拜,他就是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十年仲春,七十五岁高龄的乾隆在帝王庙留下了自己对帝王们的评价和执政心得。
那么,历代帝王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为何乾隆皇帝如此重视它,甚至说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感慨。这座庙宇建于嘉靖十年,即公元1531年。从上古的炎黄时代到明末的皇帝,帝王庙内的景德崇圣殿供奉着188位帝王,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历代皇帝和开国功臣的地方。其地位超然,与皇家极为重视的太庙、孔庙相齐平。
乾隆皇帝与历代帝王庙之间的情缘深厚。从乾隆三年到乾隆五十年,每当遇到重要事件或时刻,乾隆皇帝总会前往帝王庙,每次去都会赋诗一首或刻写碑文。他还特别将东晋、南朝、北魏的皇帝以及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加进帝王庙的祭祀之中。
乾隆三年的那一年,清朝各地灾难频发,年仅二十八岁的皇帝首次亲自祭拜帝王庙,作诗一首表达其志在效仿古代圣贤君主,心系天下苍生的决心。之后的岁月里,乾隆皇帝多次修缮历代帝王庙,将其装饰得金碧辉煌,顶瓦更是换成了皇宫专用的黄色琉璃瓦,室内雕梁画栋,镌刻金龙,彰显其尊贵地位。
乾隆皇帝的功绩卓越,他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还在新疆设了伊犁将军,为清朝的疆土完整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志得意满的乾隆皇帝在第三次祭拜帝王庙时,写下了《历代帝王庙瞻礼诗》和《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并将这两部作品镌刻在石碑上,这些石碑就矗立在帝王庙西南的碑亭处,供后人瞻仰。
每当走进这座历代帝王庙,仿佛就能感受到那些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的气息,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被永远铭记在这里,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