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那些焚书坑儒之后遗留的书籍
焚书自然是不对的,不好的。但对帝国而言,言论窒息、万马齐喑才是最恐怖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以来,防川有两种方法。一是封堵,鲧便是采用此一方法,结果洪水越发肆虐,自己则被帝尧派祝融杀于羽郊。二是疏导,鲧的儿子大禹,则是采用此一方法,最终治水成功。
为帝国之久远计,理应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言论自由,从而有疏导之效,收善治之功。以我所见,当以北宋朱弁《续骫骳说》中士气一条,倡此论最为精妙,姑录于下一身之盛衰在于元气,天下之盛衰在乎士气。元气壮则肤革充盈,士气伸则朝廷安强。故善养生者使元气不耗,善治国者使士气不沮。欲元气不耗,则必调饮食以助之,而咽喉者,所以纳授饮食也。欲士气不沮,则必防壅蔽以达之,而言路者,所以开导壅蔽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远近虽殊,治道无二。再回到焚书,其对古籍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严重?时至今日,已经很难作出确切判断。《史记?六国年表》云“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王充《论衡?书解篇》云“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这两条记载表明,至少在汉代,古籍中的精华部分——诗书诸子,都还完整地幸存了下来。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古籍都在宫廷留有备份,只要秦国不灭,可想而知,这些古籍便将一直完好地留存下去。,诸多古籍湮灭无踪,后世永不得复见,这却要特别感谢我们的项羽先生。
众所周知,项羽先生不爱读书,生性暴戾,伊攻入咸阳之后,是屠城,然后搜括金钱妇女,临去再是一把大火,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帝国的珍贵藏书,就此付之一炬。可怜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最终只化为若干焦耳的热量而已。所以,刘大魁作《焚书辨》,毫不客气地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羽之罪也。单就秦国焚书而言,其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也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严重。《汉书?艺文志》所载677种著作,其中约有524种,即77%,现在已不复存在。这个事实说明,汉以后的几个世纪,特别在印刷术流行前,文献损坏所造成的总的损失,也许甚至大于秦代的焚书。,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焚书之事发生,传下的周代的残简也不可能大大多于现在实际存在的数量。
奇异事件
- 600545股票 600545股票业绩好吗
- 央行降准利好楼市_央行降准利好楼市吗
- 那些不可思议的照片离奇程度让人心生恐惧
- 属牛女和什么属相最配婚姻 生肖牛女命运如何
- 生辰八字匹配婚姻详解 合婚可以看什么
- 面相说耳廓外翻代表什么 性格叛逆命格劳碌
- 属猪的人哪年犯太岁 猪年蛇年猴年需注意
- 广州天河电影院 广州天河电影院今日上映
- 大个子美女 大个子女星是谁
- 做销售很灵的转运小方法 床铺靠一面墙摆放风水
- 多美滋1000日_多美滋1000日抵抗力计划
- rtk是什么 RTK是什么意思
- 手掌纹路清晰的女人好不好,女人掌纹深的命运
- 奥利奥饼干对人类吸引力和老鼠的是一样的
- 假羊肉事件 针对假羊肉事件 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
- 地下城查找器 魔兽世界地下城查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