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外卖员职业会消失
张雪峰在2022年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预测:在接下来的5到10年内,“外卖员”这一职业可能会逐渐消失。他的这一判断基于两大核心观点:一是当前的外卖员职业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成长空间;二是随着人工智能和无人配送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行业将面临深刻的变革。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技术替代趋势
张雪峰的预测首先关注的是技术替代的趋势。
1. 无人配送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景区和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和智能分拣机器人等应用正在得到尝试。这些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24小时无休、低成本的配送服务。
2. 行业成本优化的驱动力:相比人力配送,智能设备的优势在于无需支付薪资,并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其维护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这对于资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行业现状与矛盾
尽管技术替代的趋势明显,但外卖行业现状却呈现出扩张与转型并存的局面。
1. 现阶段行业需求旺盛:数据显示,全国外卖员的平均月薪高达8000元,这一数字甚至高于部分白领岗位的收入。对于一些中年失业群体来说,外卖员成为了一种过渡性的就业选择。
2. 消费习惯的支撑:尽管社会上有“消费降级”的议论,但外卖作为城市生活的刚需,其市场规模仍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三、争议焦点与挑战
关于张雪峰的预测,也存在一些争议焦点和挑战。
1. 技术落地的实际障碍:无人配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突破城市交通管理、极端天气应对、末端精准投递等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人工。
2. 职业价值的重新定义:部分网友认为,外卖服务中的人情交互(如特殊需求沟通)仍然依赖人力完成。而且,用户对即时服务的需要可能会催生新的就业形态和岗位。
四、未来展望
对于未来,如果无人配送技术在接下来的5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外卖行业可能会呈现一种“人力-机器协同”的模式。例如,在复杂的场景(如老旧小区、商务区)保留人工配送;而在标准化场景(如封闭园区、短距离配送)则优先使用自动化设备。
张雪峰的预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未来行业变革的有趣视角。职业形态的演变速度将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以及社会接受度的综合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要关注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