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
一、包丽最后的微信与微博留言
在时间的齿轮转动到2019年10月9日这一天,包丽向她的男友牟林翰发出了三条令人揪心的微信消息。这些文字如今读来,仍旧让人感受到那份绝望与沉重。第一条消息:“此生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第二条消息更是让人心碎:“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却是一块垃圾。”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在微博编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消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些抗争与无奈,最终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二、牟林翰的回应与揭示的精神控制手段
面对包丽的异常消息,牟林翰迅速回应,立即联系包丽的母亲并报警。他通过苹果设备定位找到了包丽所在的宾馆,尽管及时送医,包丽仍因脑死亡离世。在这背后,他们的聊天记录揭示了一种深刻的精神控制手段。牟林翰不断贬低包丽的人格与价值,反复强调她的“非处女”身份,称其“不洁”,甚至使用侮辱性言论伤害她的自尊。他恢复包丽与前男友的聊天记录,对包丽的过往感情经历进行质疑和羞辱。牟林翰还通过情感操控与威胁来巩固他的控制地位,他声称“无法接受分手”,并以极端方式表达“爱”,包括自残威胁,迫使包丽产生愧疚感。
三、事件的时间线
事件的轨迹清晰而悲惨。2019年10月9日,包丽选择吞服药物自杀,当晚被送医救治。经过半年的救治,包丽仍未能挺过这一关卡,于2020年4月11日离世。在后续的调查中,警方通过恢复的聊天记录锁定了牟林翰的涉嫌精神虐待的行为,并将其刑事拘留。
四、案件引发的社会震动与法律处理
这起案件引发了公众对于“PUA”和精神虐待的广泛讨论。聊天记录作为关键证据,揭示了精神控制的恶劣影响。牟林翰因涉嫌虐待罪被起诉,这起案件成为国内首例因精神控制致人死亡的司法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精神控制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也呼吁社会对于精神控制行为的关注和法律制裁的力度加强。希望通过这起案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心理健康和情感关系的重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