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那么唐之前的医生都叫什么

奇闻异事 2025-05-10 23:11www.kangaizheng.com诡异事件

“医生”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唐代,医务人员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师、工、生三级。而现在,从事防病治病并具有医药卫生知识的医务人员被通称为医生。除此之外,医生还有许多别称。

郎中这一称呼原为官名,始于战国,负责管理车骑、门户,对内负责侍卫,对外负责作战。自某时期起,人们开始称医生为郎中。比如在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说药》中,就将某位医生称为杨郎中和徐郎中。在南方各省,民间多称医生为郎中。

大夫这一称呼也是官名,始于某个历史时期。在隋唐以后,大夫成为高官的称号。在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医宫中最高级的就是大夫,其次是郎中。因为大夫是医宫中最高的职位,所以常常作为医生的尊称。而医宫中也有郎中一职,因此也有人将医生称为郎中。大夫和郎中略有区别,一般将设馆从医的医生称为大夫,而将走串于乡间的医生称为郎中。

在古代,工是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具有艺技的劳动者的统称。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就有关于工的称谓。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地方称医生为医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泰国(应为古代中国)有两位名医和缓以其医术高超而被后人赞誉。还有卢扁、仓公等名医都被后人用以喻称医术高明的医生。

除了这些别称之外,人们还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对医生有不同的称呼。如把医术最高明、医德最高尚的医生称为圣人或医圣、真人等。而为皇帝及其亲属治病的医生则称为御医,在皇宫太医院中为皇帝、皇亲和百官治病的医生称为太医。还有世医、疾医、疡医、食医等不同的称谓。在唐代,针灸医生被称为针师、针工或针生。而那些用画符、念咒等方法(有的兼用一些药物)治病的医生则被称为巫医,走串于乡间为人治病的医生被称为走方医或铃医等等。

医生的别称丰富多彩,这些别称反映了人们对医生的尊敬和对医学的敬仰。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