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关闭所有户外广告照明
政策聚焦:成都电力短缺时期的城市照明调控之路
随着盛夏的脚步日益临近,炎炎夏日给成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电力挑战。就在那炎热的夏季里,一场关于城市照明管理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成都市城管委迅速响应,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电力保供照明控制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节电工作的通知》。这一切始于2022年8月,实施时间则是自那炎炎夏日的某一天开始。
面对电力短缺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迅速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是全面关闭所有户外广告照明及非必要的景观照明设施。无论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是宁静的公园角落,无论是投资巨大的景观照明项目还是企业自管的灯光设施,无一例外都必须暂时告别璀璨的光彩。商家被要求在其歇业期间关闭招牌照明,物业也必须关闭楼名标志照明。为了进一步强调节能的重要性,景观照明的运行模式也进行了调整。在常态管理下,景观照明仅在周末及节假日分时段运行,而此次则根据电力短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了节能控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重点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和热门商圈率先执行了这一政策,如天府双塔和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的广告牌等都暂停亮灯。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从节电数据来看,关闭措施实施后,成都市道路照明的每日用电量大幅减少,达到了约5.04万度。设施关闭的数量也十分惊人,全市累计关闭景观照明2300余处、照明灯4.9万余盏,户外广告照明更是高达950余处。不仅如此,城市夜间的光污染也显著降低,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更为宁静的夜晚。这一政策的实际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电力节约和光污染治理,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城市夜景的期待和认知。
这一政策的出台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许多市民和专家都表示,这一政策是践行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举措,通过减少非必要的能源消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降低光污染也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引导公众形成更为绿色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此前已有《成都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等规范,明确了户外广告设置的标准和审批要求。此次临时性措施与长期管理形成了互补,强化了城市在节能方面的韧性。这一政策不仅缓解了眼前的电力危机,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低碳转型的参考样本。通过短期应急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成都市在应对电力短缺的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