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的入口已经找到 为什么不敢挖掘
秦始皇,作为一统天下的伟大帝王,其伟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征服天下后,他着手修建了骊山陵墓,这座陵墓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安息之地。从公元前259年开始,历时39年,直至公元前210年才完成。这座陵墓的设计由丞相负责,大将监督,动用的劳动力规模庞大到堪称历史罕见。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为了修建骊山陵墓,动用了数十万的劳力,其中埋藏着无数珍贵的陪葬品。
这座神秘的骊山陵墓在建成后,其入口成为一个谜团。为了防止消息泄露,秦始皇将所有参与建设的工匠全部处死。之后,无数英雄豪杰、盗墓贼等都对这座陵墓垂涎三尺,想要打开陵墓获取宝藏,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尽管近代科技飞速发展,消失了两千多年的秦皇陵已被找到,并且以现在的技术挖掘秦皇陵并非难事,国家却至今没有开挖的打算。
很多人会联想到一些古老的传说。据说秦皇陵被一条水银河环绕,水银河释放的汞蒸气已经充满了整个地宫。秦皇陵还设有大量机关,危机四伏。以现代科技手段解决水银和机关的问题并非不可能。这些传说并不能成为不打开秦皇陵的理由。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要追溯到兵马俑的发现。当秦始皇兵马俑在1974年被一群农民偶然发现后,国家立即组织考古队伍进行挖掘保护。兵马俑刚出土时,并非如今所见的样子。刚出土时,兵马俑的颜色清晰可见,但短短几分钟内就被空气氧化,变成了现在的土色。这种情况至今在考古界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由于地宫内部存在更多未知的问题,以及保护文物的考虑,国家在没有把握保护好里面文物的情况下,不会贸然打开秦皇陵。
博物馆副馆长田静也曾解答人们的质疑,表示目前国家对文物的保护仍是主要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总有一天秦皇陵会重见天日。那时,我们可以一窥秦始皇的辉煌伟业,欣赏无数珍贵的文物,同时深入研究历史,为未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