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漂来的碎木屑东吴没注意,然后就灭国了
在公元277年的某个时刻,东吴建平郡长江岸边,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平静的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碎木漂浮,一天比一天多,引起了士兵们的警觉。这些碎木究竟从何而来?它们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士兵们无法解答这些疑问,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太守吾彦。
吾彦迅速赶到江边,看着这些几乎遮蔽江面的碎木,心中不禁一凛。他怀疑这些碎木可能是从长江上游的蜀地顺流而来。晋政权已经攻灭了蜀汉,建立了强大的晋政权。这些来自蜀地的碎木是否预示着什么新的动向?在他心中,曾经的魏蜀吴三方鼎立的局面已经转变为晋政权与东吴政权的对峙,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东吴的命运。他决定迅速行动,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吴主。
吾彦带着从江中打捞出的碎木,亲自赶往京城建业。他向吴主奏道:“司马氏必有攻吴之计,请增兵建平,加强防守。”孙皓却对此无动于衷,他认为这只是江面上偶尔漂了点木屑而已,并不能证明晋军准备攻吴。孙皓认为吾彦是杞人忧天,断然拒绝了对建平郡增兵的请求。
不到三年的时间,公元280年正月,长江水面上又出现了新的“怪事”。这次不是碎木屑,而是一艘又一艘的连舫大船。这些船头绘着令人胆战心寒的鸟兽头像,船身如木造的城楼,有高台供人瞭望,有四门供人出入。东吴守军面对这样的船队,一时间瞠目结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船只和装备。吾彦意识到当初自己的猜想终于被验证了。那些废弃的碎木其实是为了建造这些庞大的楼船而被砍伐的。然而此刻的东吴已经失去了防备的机会。孙皓没能抓住这一线生机早做防备,到了此刻即便是吾彦试图打造铁锁链来阻断长江水路也无法抵挡晋军的东下了。最终晋军楼船船队于三月壬申日成功驶入建业孙皓出降东吴灭亡。这段历史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警告告诉我们任何微小的迹象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面对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