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一、定义与启程之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汇聚消费资源,对全球消费市场具有深远影响力。这里不仅是商品服务的国际化舞台,更是消费环境的便利化与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融合之地。
在2021年7月的国务院决议中,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座城市被选为首批试点城市,正式开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之旅。
二、建设步伐与独特实践
1. 消费场景的新纪元
上海以其独特的“首发经济”和邮轮旅游入境消费,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首店和全球新品首发活动。北京则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科幻大会等科技文化融合类消费场景的诞生。而重庆和天津则开发出“山城漫步”“洞穴茶馆”等特色活动,巧妙串联起多样化的消费场景。
2. 政策的力量
商务部在2025年3月发布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八项政策助力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这包括优化入境免签政策、推动市内免税店建设、支持本土品牌国际化等。还深化了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智慧商圈、物流配送体系等。
3. 走向国际化的消费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推动过境免签区域联动,提升了入境的便利性。完善的离境退税政策也鼓励国货进入免税渠道。
三、成果与展望
阶段性成果显著:五大城市的入境外国人数量较试点初期翻倍,消费市场活力大幅提升。展望未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从“培育建设”阶段转向“深化建设”阶段,政策重点将聚焦消费品质升级、区域协调以及新兴消费领域,如绿色消费等。
四、城市新动向(非首批城市案例)
深圳虽未列入首批名单,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在加速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通过“公园+文旅”、低空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深圳正努力融入国际消费的大潮。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以政策创新与场景升级为驱动力的。首批五座城市已经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它们正逐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消费引领作用,为成为全球消费的重要节点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