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景晖:狄仁杰最不成器的儿子,还败坏老爸名声
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一个关于狄景晖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大家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这位人物的传奇人生!
在史书的记载中,狄仁杰,这位武周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共有三个儿子。他的长子狄光嗣,在武周时期便已在官场崭露头角,担任司府丞一职。当朝宰相们被要求举荐人才担任尚书郎时,狄仁杰出人意料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狄光嗣。武则天封其为地官员外郎,并因狄光嗣的卓越表现,对狄仁杰大加赞赏。
狄仁杰的举荐并非出于私情,而是基于儿子的真才实学。这也足以证明狄光嗣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是狄仁杰最为欣赏的儿子。他的仕途顺利,曾官至汴州刺史、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然而最终因罪被贬至歙州别驾,任上离世。回顾狄光嗣的一生,他并未做出损害家族声誉的事情,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说到狄仁杰的第二个儿子狄光远,史书的记载较为简略。他曾在关键时刻救过父亲的命。在狄仁杰被酷吏陷害入狱时,狄光远携带着狄仁杰所写的诉状入宫,最终使父亲得以脱险。后来,狄光远也曾在州司马的职务上有所建树。
那么,问题就出现在狄仁杰的第三子狄景晖身上了。或许因为他是家中幼子,管教较为宽松,导致他性格贪暴,完全失去了狄仁杰的风范。狄景晖在担任魏州司功参军期间,利用职权大肆敛财,欺压百姓,引起了魏州百姓的强烈不满。
狄仁杰一生清廉,为民,其事迹被百姓传颂。狄景晖的行为却几乎毁掉了狄仁杰的一世英名。他在魏州任职时,百姓因他的贪暴行为,甚至毁掉了为狄仁杰建立的生祠。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家庭纷争和儿子的行为如何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声誉。狄仁杰的英名因儿子的贪暴行为而受损,这也提醒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关乎自己,还关乎家人的声誉。在历史的传承中,我们应该铭记那些真正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也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玷污家人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