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和刘备一样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世界之最 2025-05-07 03:38www.kangaizheng.com吉尼斯纪录

《三国》中,众所周知的是刘备四处奔波、岌岌可危的场景,在诸葛亮出现之前,仿佛全世界都在与他为敌。如若没有诸葛亮的智谋,刘备恐怕早已被曹操一统天下所灭。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出现,历史的方向才得以改变,三分天下的格局才得以形成。那么,疑问便产生了——为何曹操广纳贤才却未能吸引诸葛亮呢?这个问题曾经引发了很多人的。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分析过这个问题。诸葛亮的身份并不低微,他的岳父是荆州市委书记,因此他在长江流域已经名声大噪。那么为何曹操没有将诸葛亮纳入麾下呢?尽管曹操对人才的重视远远超过刘备和孙权,他广纳贤才、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不计前嫌。他旗下的谋士武将们,出身贫寒或是卑贱,但他一样能够重用他们。他对人才的态度甚至到了不计人品的程度,发布了多次《求贤令》。关羽被俘后,曹操更是以高官厚禄、美人相伴,但他仍然不领情离开。尽管如此,曹操仍然让人放走了关羽,展现了他对人才的珍视。

曹操在纳才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更倾向于吸引那些主动投奔的人才。无论是介绍来的、应聘来的还是俘虏来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人才都是主动来到曹操身边的。对于像诸葛亮这样喜欢考验和折腾人的类型,曹操可能并不适应。诸葛亮的傲气甚至让刘备都愿意放下身段去追求他。曹操和刘备在选人这件事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曹操更倾向于吸引那些主动投奔的人才,而刘备则愿意放下身段去追求心仪的人才。这使得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刘备阵营。关于徐庶的故事更是说明了曹操的虚荣心和个人面子观念过重的问题。他在尝试获取人才时更偏向于采取极端手段而不是真心诚意地吸引和留住人才。这不仅让徐庶一言不发也使他失去了一个潜在的重要人才。《三国》的故事让人对曹操的选择和决策产生了许多思考也许正是他的个人观念和决策导致了他的失败和失去天下。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