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谥号的王莽能算是皇帝吗?
曾经有一句话,王莽无谥号也无庙号,但人们却称他为建兴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跟随奇闻网小编一起走进历史长河,揭开这一神秘的篇章。
在公元五年元始年间,汉平帝身体抱恙。王莽为了祈求上天保佑,甚至愿意代平帝而死。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忠诚的重臣。不久,汉平帝不幸离世。为了避免新皇登基引发的政局动荡,王莽立下了年仅两岁的玄孙为皇太子。此时的太皇顺应群臣意愿,让王莽暂时执掌朝政大权,号称假皇帝。此时的王莽年仅五十一岁。
王莽的势力在朝中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这也引发了以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抗。居摄元年,安众侯刘祟率百余人进攻宛城,但最终未能攻入。紧接着,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抗,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王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日夜抱着婴儿在宗庙祷告。他安抚人心的一篇长文仿照《大诰》,明确表示自己只是临时摄政,将来会将皇位归还给孺子婴。王莽镇压叛乱后,他的野心愈发膨胀,有了称帝的打算。
自西汉武帝以来,朝廷大臣与学者之间关于灾异与禅让的讨论颇为盛行。人们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王莽看到了代汉称帝的机会。他利用这一观念,大肆宣扬自己的天命所归。有人献上符命,便得到丰厚的赏赐。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称帝。他的改革举措虽然超前且失败,但他的名声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土地公有制改革,尽管未能成功满足地主和农民的需求,却展现出他改革弊病的决心和勇气。这一改革措施背后的超前思想让后人误以为他是穿越古代的皇帝。那么你们怎么看呢?你们对王莽有什么评价呢?是君子还是伪君子?他的改革举措是否值得后世借鉴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历史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