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象鼻山受灾前后对比画面
一、灾难前的宁静之美
桂林,一个因山水甲天下的城市,其中象鼻山更是其标志性的美景。象鼻山以其独特的山体形态和与之相伴的水月洞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平日里,游客们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欣赏到这一自然奇观。而漓江的水位也一直保持在警戒水位以下,使得景区得以正常开放。
二、灾难降临之际(2024年6月)
在2024年6月的一天,持续强降雨席卷桂林。漓江桂林水文站记录下了惊人的洪峰水位——148.88米,超过了警戒水位2.88米,这是一次超三十年一遇的洪水。这场洪水对比日常的宁静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月洞几乎被洪水完全淹没,只剩下象鼻的一小部分露出水面。部分区域的桥梁和台阶也被淹没。摄影师们捕捉到了这些令人震撼的画面。景区自6月17日起开始闭园,暂停接待游客,同时加强安全巡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水月洞在往年汛期也曾被淹,但此次洪水的规模和影响都更大。
三、重建中的希望之光
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桂林的象鼻山开始露出新的面貌。截至6月22日,漓江的水位已经回落,象鼻山的主体部分也开始露出水面。部分区域仍有淤泥堆积。景区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工作,冲刷设施,并对桥梁、步道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景区也计划于6月24日重新开放,但在安全隐患完全排查完成之前,仍需要保持警惕。尽管恢复的道路任重道远,但重建的步伐始终向前迈进。灾难之后必将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四、历史的对比与反思
回顾过去的历史记录,我们发现象鼻山在以往的年份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洪水事件。例如:在2022年和2020年的六月,象鼻山也曾因洪水而临时闭园。但与这次事件相比,水位的涨幅以及淹没程度都有所不及。这次洪峰水位更是达到了自193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不仅给景区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挑战,也使得恢复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许多倍。但这也提醒我们自然灾害无情,我们应时刻警醒、保持警惕。面对自然的力量时也要充分展现出人类团结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