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一年后被告知厕所是邻居家的
广州市民黄姨三年前购入一套通过中介交易的房改房。入住仅一年后,邻居陈某以厕所面积属于其合法产权为由,要求黄姨腾退。经过法院的判决,黄姨需要将大约六平方米的厕所面积归还给陈某。
此案件的核心问题主要围绕着产权争议展开。原业主刘叔在房屋改造时占用了邻居陈某的合法面积建造厕所,但在交易时并未向黄姨透露这一信息。这一隐瞒行为导致了后续的产权争议。经过测绘机构的核实,黄姨的房屋实际面积超出了房产证登记的范围,多出的厕所面积确实属于陈某的产权。法院依据这一事实做出了判决。
在责任与教训方面,原业主刘叔因隐瞒房屋改造历史和产权瑕疵,需要承担合同欺诈的责任。黄姨可以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追究其违约责任或申请撤销合同。中介公司则因未能核实房屋实际产权与房产证的一致性,未能尽到专业审查义务,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对于买家而言,这次事件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购房前,应仔细核对房产证测绘图与实际房屋结构是否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标注房屋附属设施的产权归属。选择正规中介机构并要求其提供产权调查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法律建议方面,如果因卖方欺诈或重大误解而购房,买方需要在知悉问题后的法定期限内(一般为一年或重大误解的90日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如果合同约定包含独立厕所,买方可以要求原业主赔偿因产权争议导致的损失。
为了预防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要求卖方提供房屋改造历史及产权分割说明。买方在购买房屋前应充分了解房屋的产权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产权测绘与合法性审查。这样可以确保房屋的实际产权与房产证的一致性。留存交易沟通记录作为未来维权的证据。
此案件不仅为广州市民黄姨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为其他购房者敲响了警钟。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充分了解房屋的产权情况,以免陷入类似的纠纷。对于中介机构和原业主的欺诈行为,法律应给予严厉的打击和惩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