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索赔100亿
案件概述与核心纷争
在繁华的苏州高新区,一场涉及巨额交易和环境污染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那是关于陆家嘴子公司于2016年以85亿元收购苏钢集团旗下苏州绿岸公司95%股权的重大事件。陆家嘴借此获得了该区域17幅地块的使用权,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不料却陷入了污染的泥沼。
深入调查后,发现其中14幅地块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严重的土壤污染。这些污染物中,致癌物苯并芘的超标情况尤为惊人,其超标倍数超过50倍。这样的污染程度,远远超出了苏钢集团在交易时披露的数据。原本计划开发的住宅、学校等建设项目被迫停滞,已投入的十多亿元工程费用也面临损失。
诉讼进展与索赔依据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陆家嘴于2023年11月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他们要求苏钢集团赔偿高达100.44亿元,同时要求其他涉及环境评估、出具虚假环境报告等的被告(如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城环境科技公司等)承担连带责任。索赔金额是基于土地修复费用、停工损失及预期收益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的。
被告方与责任认定
本案的被告方不仅包括苏钢集团,还有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城环境科技公司等。陆家嘴指控苏钢集团在土地出让时隐瞒了污染实情,而其他被告则在环境评估、审批等环节存在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
案件影响与后续关注
这起案件不仅是对土地交易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凸显了监管的重要性。作为国内因土壤污染引发的最高金额索赔案例,它对整个行业都起到了警示作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污染责任归属、历史遗留问题与交易瑕疵的因果关系,以及连带责任的认定标准等问题都将成为法律争议的焦点。
动态
截至2025年3月,这起案件仍在审理中,判决结果尚未公布。外界的关注度持续高涨,不少人都在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期待能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关乎到涉案双方的利益,更是对整个土地交易市场中环境问题的敲响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