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取用规则与操作详解
药品取用,是实验之始。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药品,这是对安全的尊重。在药品用量方面,我们需秉持节约原则,未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而对于剩余药品,我们要妥善放置,不可随意丢弃或放回原瓶。
针对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有着各自独特的方法。对于块状或金属颗粒,应用镊子夹取,先横放试管,让药品自然滑至底部后再缓慢竖立。若是粉末状药品,则用药匙或纸槽送入倾斜的试管底部,再将其直立。倾倒液体药品时,需记住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挨管口。滴加法中,胶头滴管需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绝不能倒置或接触容器。
仪器的规范使用,同样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仪器可以加热,哪些不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锥形瓶则需要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而量筒、漏斗、集气瓶则不宜加热。量筒在使用时,需保持水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平齐。托盘天平操作时,需记住左物右码,称量纸或玻璃器皿(对于腐蚀性药品)需置于其上,砝码则用镊子夹取。
物质的加热方法,关乎实验安全与效果。酒精灯是加热的主要工具,使用时要确保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禁止在燃着时添加酒精,灯灭需用灯帽盖灭。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避免容器底部接触灯芯。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的加热,都有其特定的操作要求,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等。
溶液配制与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操作。溶液配制需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步骤。过滤操作则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仪器,操作时需紧贴、低悬、靠稳。
我们还需关注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仪器洗涤标准、仪器连接与拆卸等关键操作。配制溶液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是典型的实验示例,其中涉及的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所有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处理腐蚀性药品时,需佩戴防护用具;加热后容器不可立即接触冷水。安全是实验的基石,只有确保安全,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