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今年首次泄洪:如何应对 有何影响
三峡水库泄洪策略及其实际影响
随着雨季的到来,三峡水库作为长江防洪的重要一环,其泄洪策略的实施对于保障中下游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将深入其分阶段泄洪与流量控制、多库联合调度、数字孪生技术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实践,并其对中下游防洪的实际影响。
一、泄洪策略与实施
1. 分阶段泄洪与流量控制:三峡水库首次泄洪采用了极为审慎的分阶段策略。不是一次性增大泄洪孔的开度,而是逐步增加出库流量,从27000立方米/秒稳步增至31000立方米/秒。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瞬时大流量对下游的猛烈冲击,还为后续可能到来的洪峰提前预留了库容。
2. 多库联合调度:长江委统筹调度三峡水库与上游干支流水库群,如岷江、嘉陵江等流域的水库。通过联合拦洪削峰,成功降低了三峡库区的压力,为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 数字孪生技术辅助决策:运用先进的数字孪生系统,模拟洪水演进和调度方案。这一系统能精准预测入库流量的变化,为动态调整泄洪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在2024年的洪水期间,该系统成功为拦蓄126.8亿立方米的洪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 强化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在泄洪期间,电站机组、泄洪设施及排水系统的巡检频次明显增加,确保所有设备都能可靠运行。海事部门及时发布洪水预警,要求船舶加强锚泊的加固,并加强现场监管,全力防范走锚等险情的发生。
二、实际影响分析
1. 降低中下游防洪压力:通过提前泄洪和水库的拦蓄作用,三峡水库在2024年首次泄洪期间成功削减了中下游莲花塘、汉口等站点的洪峰水位,避免了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的分洪。
2. 平衡库区与下游风险:虽然泄洪缓解了上游的库容压力,但决策层需要严格测算下游的承载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三峡水库始终控制流量,确保下游不超负荷运行。
3. 应对多轮次洪水挑战:在2024年7月,长江上游预计会发生多次涨水过程。三峡水库通过动态调度,既能够“拦洪”,又能“腾库”,为后续可能的洪峰留出空间,并尽量减少中下游地区的复涨风险。
三、总结与展望
三峡水库的泄洪工作是一项关乎库区安全与下游防洪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动态调度与风险平衡。通过技术赋能、多库联动及严格监管,三峡水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域的灾害风险。这一成功的实践不仅为未来的防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验证了科学预案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