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的大小官员都不爱坐轿子呢?

热点爆料 2025-05-06 23:14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唐朝,那是一个英雄辈出、文化繁荣的时代。在当时,无论是武官还是文官,不论是宰相还是文人学士,几乎人人都沉浸在骑马的乐趣之中。不论是上朝议政,还是日常出行,能骑马总是大家更乐于选择的方式。

在唐朝,骑马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若有人坐轿子出门,必定会遭受他人的嘲笑。在那个时代,身体健康的唐朝人更偏好于“骑马出行”,这可以说是他们的日常选择。

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彪悍民风以及优质的马匹种类传入了中原。到了唐朝,从西北地区引入的高大、纤细、修长的马匹,尤为贵族所青睐,成为了中上层阶级日常出行的首选。随着马镫的发明,骑马的舒适性和效率大大提高,骑马的风气在唐朝随之盛行。

唐朝人酷爱骑马的原因有二。

首先是统治者的提倡。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各种宝马。在他的带动下,养马自然成为了唐朝人的爱好,也就带动了唐朝骑马风气的盛行。最隆重的国家大典上,按照唐朝礼制,皇帝要乘坐最豪华最高的马车。但从玄宗时期开始,皇帝出行更多地选择骑马,连最豪华的马车也只是作为摆设跟在后头。在统治者的引领下,从皇帝王公到农民奴婢都纷纷选择骑马出行,甚至娇滴滴的小姑娘们纵马在田野里骑马的场景都很常见。

其次是马匹的价格便宜。唐之初,全国的马匹数量有限,但随着官营大牧场的建立和发展,马匹数量逐渐增加。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得马匹的价格普遍较低,用一匹绢就能换一匹普通的马。在唐朝做官的人,弄几匹不错的官马用来骑着上朝并不是难事。

唐朝的骑马风气盛行,无论是统治者的提倡,还是马匹价格的便宜,都为这一风气的盛行创造了条件。在唐朝,骑马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社会风尚和文化象征。这种风尚和文化象征不仅体现在男人的英姿飒爽中,也体现在女人的矫健身影里。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