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5-甲基吡啶
理化性质与特性详述
外观景象:纯品呈现为无色的清澈液体,有时略带浅黄色调,并散发出一股独特的、略显刺激的气味。
物理状态: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熔点维持在16-18℃,温度稍高时,其沸点约为50-55℃。但在某些特定压力条件下,如4-5 mmHg时,其沸点有所变化,约为97℃。该物质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169 g/mL,阳光下的折射率为1.530(测量温度为20℃)。
溶解行为:它不溶于水,但与氯化氢、硫酸等能够形成盐类。它易于溶解在醇类、烃类及醚类等有机溶剂中。
化学性质:该物质的闪点较高,约为195°F(相当于约90.6℃)。其酸度系数(pKa)为0.54±0.10(预测值),显示出一定的酸碱反应能力。
主要用途概览:
农药领域的应用:作为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的中间体,它在特定的化学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进一步生成2-氯-5-氯甲基吡啶。
有机合成中的角色:在医药、农药的研制中,它作为核心中间体,参与到多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过程中。
安全警示与措施:
此物质被标识为Xn(有害)、Xi(刺激性)。其危害类别包括R21/22(吸入和误食有害)、R38(刺激皮肤)、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皮肤)。在处理过程中,需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并穿戴完备的防护装备(S25、S26、S36/37/39)。
关于其毒性,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LD??)为1000 mg/kg,表明其具备中等毒性。
存储与运输须知:
为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该物质应在避光、密封、干燥的条件下存储,常温存放即可。在运输过程中,它被归类为UN 3261(腐蚀性液体,包装等级II),以确保其安全运输。
其他相关数据一览:
其CAS号为18368-64-4,分子式为C?H?ClN,分子量是127.57。从化学结构上看,它含有吡啶环,氯原子和甲基分别位于2号和5号位,这一特定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应用价值。
该物质具有鲜明的理化性质和应用特点,同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以上信息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合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