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为什么会对姜维恨之入骨?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
我是奇闻网的小编,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希望你们会喜欢并持续关注哦。
一提到诸葛瞻,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谋士的儿子。诸葛瞻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机智,而且在书画和艺术方面更是天赋异禀。他在年仅十七岁时,便娶了蜀国的公主,还担任了射声校尉,可谓是一生荣耀无限。那么,为何诸葛瞻会对姜维恨之入骨呢?让我们来一竟。
故事还要从姜维的悲惨童年说起。姜维的父亲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兵攻打祁山,守城的太守马遵为了保命,将姜维等人遗弃在城中。走投无路的姜维只好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对姜维的才华刮目相看,如同对待自己的“徒弟”一般。
对于当时的诸葛瞻来说,他还是个渴望父爱的小男孩。看到自己的父亲与姜维形影不离,他心中难免有些不快。这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明显。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兄长的信中提到,诸葛瞻过于早熟,以后恐怕难以担当重任。那时诸葛瞻才七八岁,可能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但长大后细细品味这句话,心中难免产生嫌隙。
更令人难过的是,诸葛亮在病逝时,竟然将兵权交给了姜维,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肯定怨恨自己的父亲宁愿把权力交给一个外姓人,也不肯交给自己。而且诸葛亮北伐时,从未带诸葛瞻同行,却每次都带着姜维。这使得诸葛瞻更加觉得父亲偏袒姜维,心中的怨恨日积月累。
因为对姜维的怨恨,诸葛瞻指责他“久伐无功”。刘禅便以此为借口夺了姜维的兵权。诸葛瞻在战死沙场时曾说:“吾内不除奸贼,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他对姜维的愤恨!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诸葛瞻与姜维之间的恩怨纠葛,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让我们看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