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传文言文阅读
一、仕途起步与早期政绩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以进士及第的身份,受到了知州夏竦的赏识,认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尤其具备成为宰相的潜力。他出任群牧判官时,积极参与编修《天圣编敕》,同时敢于上疏反对将国马借予臣下,坚决强调武备的重要性。后来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他在章献太后去世后,坚决反对章惠太后垂帘听政,主张焚毁垂帘仪制,并建议仁宗在用人之际应明辨邪正、防止朋党之争,同时主张官员选拔应基于公论而非宰相的个人意志。
二、直言敢谏与执法如山
庞籍的谏言与执法同样令人称道。他处理尚美人内侍事件时,坚决主张杖责内侍并规范宫中传命制度,以维护宫廷的秩序和规矩。尽管他多次弹劾范讽的罪行,但因范讽与李迪交好,他的弹劾未被受理,反而被降职。当范讽因罪被贬谪时,庞籍虽受牵连降为太常博士,但不久后便复职,这足以证明他的坚韧与正义。
三、边防治理与军事策略
在边防治理和军事策略方面,庞籍同样表现出色。他赴任整顿边事,修复城防,约束散兵,派狄青筑招安砦,募民耕种以充军粮。元昊攻陷金明、承平等地后,他临危受命,成功整顿边民,使防线固若金汤。他识破元昊的诈降,坚持外交原则,反对元昊使臣称“太尉”,坚决维护朝廷礼制。
四、晚年生活与身后评价
庞籍在晚年,仍密切关注朝廷大事,仁宗病重时,他密奏请立宗室贤者为皇子,言辞恳切。他以太子太保的身份致仕,封颍国公,去世后赠司空、侍中,谥号“庄敏”。
重点文言词汇释义:
“转对”指的是轮流向皇帝进言;“燔”表示焚烧;“赍”为携带之意;“开谕”指的是开导劝诫;“弭灾”意为消除灾祸。这些词汇在文中准确描绘了庞籍的形象和事迹。
庞籍以刚正敢谏、治军严明著称。他的生平事迹,如杖责内侍、整顿边防等,都凸显出他的执法如山和坚定决心。他的历史评价极高,如孔道辅赞其为“天子御史”,史书称其“谥庄敏”,这都体现了他清廉刚直的政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