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么改嫁过的公主,最后与谁合葬呢?

热点爆料 2025-05-30 12:27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古代的男女关系,深深扎根于一种生死相随的坚定信仰。一旦结为夫妻,无论生死,永不分离,即便在阴世阳间,也要合葬在一起。这种信念,在古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下,更是显得尤为突出。当涉及到多次改嫁的女子时,问题便复杂起来。

以定安公主为例,她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女儿,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在唐朝时期,贞操观念相对淡薄,公主改嫁的情况时有发生。定安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王同皎,二人曾共同经历“神龙革命”,然而王同皎因被武三思陷害而英年早逝。不久,定安公主在韦皇后的安排下改嫁韦濯,但婚姻生活仅仅维持四年,韦濯便因政变被杀。之后,定安公主再次改嫁崔铣。

当定安公主在公元733年离世后,她的三次婚姻带来的合葬问题成为了一件棘手的事情。王同皎之子王繇希望父母合葬,而现任丈夫崔铣则面临是否要与活得好好的妻子合葬的尴尬局面。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给事中夏侯铦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言辞巧妙却戏谑了皇家,他提出公主已与王家族恩断义绝,现在只认同崔家。如果与王同皎合葬,无论是王同皎本人还是公主都不会同意。夏侯铦的话很有道理,最终玄宗同意公主与崔铣合葬。但这件事让玄宗对夏侯铦产生了不满,最终将其贬到泸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抢着要与公主合葬的现象呢?这不仅是因为公主的身份和皇族血脉所带来的无上荣光,也能福荫子孙。更是一种政治目的的体现。王繇等人的请求与其说是对父母的感情流露,不如说是一种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他们希望通过与公主的合葬,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古代社会,合葬不仅仅是一种墓葬制度,更是一种社会观念和文化的体现。定安公主的合葬问题,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贞操观念,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政治的纠葛。这个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