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历史人物。他既背负着弑父烝母的恶名,但同时也以其雄材大略和卓越文治武功著称。这位杰出君王的生涯始于他二十岁时统帅五十万大军灭陈,成功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伟业。进入建康城后,他果断清除身边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封存府库,坚决打击敌对势力,赢得了人们的敬佩。此后,他又成功击败突厥人的侵犯,南平吴会,北却匈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杨广继位为君后,面临着守成而非开创的艰巨任务。他的性格好动,不断征战高丽、开通运河、通丝路、兴办事业等,不遗余力地推进着自己的事业。然而这些举措也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烽火遍地。最终,大业十四年(618),杨广在酒色中失去了英雄本色,滞留江都无心北归。
随后,一场阴谋在江都展开。元礼和裴虔通等人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发动兵变,结束了杨广的生命。消息传到洛阳后,留守东都的皇太孙越王继位为帝,追谥杨广为“明帝”。然而对于杨广的历史功绩而言,“明”显然也是一个恰当的谥号。不过也有一些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杨广是个忠臣形象,却又不得不面对三征高丽惨败的事实,因此给了他一个平谥。而李渊则在得知杨广确切死讯后痛哭不已,表示自己无法挽救他而深感悲痛。此后将杨广改葬并顺手将其谥号改成了“炀”。从此,“隋炀帝”这个谥号流传千古。然而人们渐渐忘却了杨广的文采风流和绝世武功。实际上杨广是个文采武功兼备的人物这点从他的诗作《饮马长城窟行》便可见一斑全诗中气场强大颇有魏武横槊赋诗之风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