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度小瞧的韩信,为什么最后要去跟他求和呢-

考古学 2025-03-22 15:27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汉四年间,齐地战火连天,汉王率军攻下此地,随后册封新的齐王。楚国的龙且大将已然战死,西楚霸王项羽心生恐惧。他派遣武涉,一位盱眙的使者,前去游说齐王韩信。人们不禁要问,那位曾经横扫天下、眼高于顶的霸王,为何在此关键时刻不去为龙且报仇,反而向韩信求和呢?

这样的转变,似乎与西楚霸王应有的风采相去甚远。要知道,韩信曾在项羽军中服役,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始终未获提拔。《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曾谢恩道:“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他选择背楚归汉。

为何项羽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面对强大的韩信,项羽为何选择求和?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形势逼人。当时的韩信在项羽军中并无突出表现,但到了刘邦军中后,他迅速提出还定三秦的大战略,之后更是独自率兵,接连攻下多地,这是无可争议的不二之功。

面对这样的韩信,项羽怎能不低头?若不低头,岂非是在冒险?显然,项羽并非鲁莽之人。早在安阳镇阴杀宋义时,他就展现出了明智的一面。他假借天意,将宋义定义为叛徒并除掉他,这说明项羽是有脑子的。在江东时,江东人就对他评价甚高。这样一个聪明的人,自然会选择求和以扭转局面。一旦韩信同意项羽的求和,那就等于断了刘邦的左膀右臂,为自己找一个强大的盟友。

战争的本质在于将敌人搞得越少越好,将朋友搞得多多益善。这正是刘邦以前的策略。项羽面对劣势,自然会学习刘邦的策略。只可惜,项羽最终未能说服韩信,因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身份。

上一篇:刘备和汉献帝刘协真正关系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